关于批判性思维,我们已洞悉了思维的元素和运作的全过程,也知晓了情绪背后的思维成因,并努力疗愈和提升。
那今天继续来解读“到底为何一定要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呢?”
因为,批判性思维,会从内在改变你的一生。

自我理解——你到达最好了吗?
我们深植于自己即刻的欲望、痛苦、思虑以及情感。迷恋即刻的满足和短期获得,却并不关心自我成长、洞察以及正直,也缺乏动力去揭示自己的弱点、偏见以及自我蒙蔽。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深入理解过自己的思维和情绪情感的本性。而最终,心安理得地逃避自我成长的责任,给自己制造出一个无形的枷锁。
这也就是没能成为自己想要、或是可以成为的人的根本原因。这种作茧自缚的行为,往往源于我们对自己心灵运作的陌生。
心灵是有以下三个基本功能的:
思维的功能,是判断趋势,明确意义,不断回答生活的变化趋势将是怎样的。
情感的功能,是评估思维判定的趋势对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对那些事情该持何种情感。
欲求的功能,是激活能量以发起行动,告诉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应该把精力投放在哪里。
思维指明趋势,情感传递趋势的好坏,欲求让我们推进或放弃。
思维是一切的起点,情绪和欲求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我们无从控制或改变,只有思维是能够直接触及的。

决策的艺术——你是否评估过自己的决策?
生活由行动构成,而行动由永不停止的一系列决策构成。那如何评估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呢?
其实,我们对自己绝大多数的决策都是无知的。
由于错误追求即刻的满足和短期的获得,我们常常会做出自我妨碍、自我伤害的决策。比如,继续吃不健康的食物,抽烟、酗酒、不运动。
只有对大脑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将行为提升至意识可及的水平,进行思维反省和意志力自我训练,然后以出色的洞察力来约束自己的行动,才能对抗人类的本性,确保我们的长远利益。
不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人,常常忽视决策机会的存在。
比如,和某人关系很恶劣,但既不下定决心结束这段关系,也不采取积极的行动改善关系,让问题变得“无解”。实质上,这是一种潜在的决策,就是让事情保持现状,让自己陷在无能为力的泥潭里。
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常常抱有这样的观点:我有权力去做我自己的决定,但当那些决策产生消极后果时,你有责任帮我逃避那些后果。
如此的思维水平,在残酷多变的成人世界里,毫无疑问会碰壁碰到头破血流。

掌控自我——你是否是自我中心主义者?
检视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发现争吵、嫉妒、抱怨,存在数不清的自相矛盾和自我欺骗,经常生活在恐惧、悔恨中而不知所措。这些多源自于思维中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主义。
习惯于依赖自己构建的故事中,却自信地认为,已弄清了事物的本来面貌。
最常使用的心理标准是:它是真实的,因为我相信它;它是真实的,因为我想相信它;它是真实的,因为我一直相信它;它是真实的,因为从自身利益出发,我要相信它。
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实际上只是因为,通过它能间接曲折地支持自己。我们不喜欢,甚至害怕被指出自己的前后不一致,在伤害别人时,我们却又自动将自己的行为正当化。
来到这个世界后,无时不刻不在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思考。自我中心思维,从某个层面上说,就是天生的。

两种自我中心策略——成功or不成功?
“成功的”自我中心主义
任由自我中心思维掌控生活,而运用它扭曲的逻辑,会取得某些成功。
很多律师、商人、政客就是如此,他们运用高超的诡辩,将不道德行为合理化。他们不关心道德准则,除非必须表现出道德,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这样的成功并不是安稳无虞的。利益受损的人,不会一直安于受害,而是一有机会就寻求反抗。
不成功的自我中心主义
没有成功操控别人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会因为失败而持续沮丧,陷入经常性的顾影自怜。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倒霉?我为什么总是事不离身?”
这样的自白是常见的心声。顾影自怜的自我中心者,看不到人生的积极面,经常对自己施加不必要的伤害。
自我中心者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策略:支配他人和服从他人。
支配型自我中心主义者,相信自己已经知道所需要的一切;服从型自我中心主义者,则相信自己学不会。
自我中心思维,以高度自动化、无意识和冲动的方式运作,因而难以识别,更难以克服。批判性思维是对抗自我中心主义的唯一工具。
明天继续《思辨与立场》(四),关于“如何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