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日课
-1-
人生的上半场,是给自己贴标签的, 用社会的条条框框把自己固定成型, 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完成社会赋予你的任务和使命。
人生的下半场,是给自己撕标签的, 当我们完成了社会赋予的任务, 就开始开始向内寻找自己, 寻找自己的热爱、向往,全力以赴奔向“真我”。
生命就像江河,无论多么曲折与蜿蜒, 最终目的地都是要奔赴大海!
-2-
“你在寻找的奇迹就隐藏在你一直逃避的行动里。”
大概可以理解为:
我们所恐惧的或者说一直抗拒的那个东西,很可能才是我们真正擅长真正想要的。想一想好像真的是这样:有时候我们潜意识里想要的东西,或者想做的某件事情,大多都会因为不好意思争取,或者自认为能力不足而逃避掉。
结合我过往的经历,其实也无数次验证了这个理论,比如我最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最怕做销售,因为我自认为性格内向还社恐,但后来做了之后发现我的敏感和共情能力,反而会让客户认为我比较真诚,再比如以前我会觉得想当作家这个想法很羞耻,感觉像是在痴人说梦,也会觉得想当摄影师这件事本身很扯。因为又需要技术又需要审美还需要自己找客户,但其实真的安下心来耐心学习了,去做了,就发现真的是自己吓唬自己。即使过程中我做不出成绩,也挖掘不出自己的天赋,但是做了也并不会让我损失什么,更何况,损失其实也是另一种成长。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还可以这么理解:
所有那些让我们主观想要逃避的,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当我们付诸行动真的去做了,就会发现不过如此。
所谓的奇迹,更像是给自己狭隘的人生,突然打开了更高阶的地图,从而看到并且迅速扩张了更广袤的疆土,就像井底的青蛙跃上了地面,夏虫活到了冬天,而我们则是突破了心理障碍从而超越了自己。
所以,如果我们的生命中,真的有什么一直在刻意逃避的事情,不妨沉下心来勇敢的去试一试,说不定那就是你的天赋所在。
只有接纳问题,问题才会消失,一味逃避,问题便会一直存在。如果我们不明白敌人是自己,就会把所有的时间精力,用在改变无意义的事情上,最后一无所得。
-3-
减少不必要的欲求,把精力集中。
-4-
习惯损失:有些事情如果去追究报复,可能于事无补,反而错过了翻身机会,损失更大。
-5-
不能承担自由的责任,就要承担被奴役的后果。
-6-
人与人的关键差距,在于能不能摆脱「地心引力」。
生活是动态的,是变化的,人生越往后,你就要面对更多的问题,生老病死, 与人为善,维持你的生态体系,都会大大增加你的「消耗」,减少你的「收入」。
中年人最大的痛苦,在于永远也无法完美利用每一份精力。
-7-
杠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复制。
用规则降低运转的损耗, 用体力建设运转的系统。才是真正的开源节流。
-8-
《好的家庭教育》的六个基础观念:01 尊重产权;02 崇尚生产;03 直面困境;04 决策担当;05 痴迷改进;06 健康第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