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皮皮公众号的第10篇文章,粗略估计已经有三个月不更文了,你们的皮皮又回来啦,依然感谢你们的守候。❤️
一起发朋友圈吖以前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好慢,但是恍惚间又到了北京的冬天,去年冬天的点点滴滴都好像还在昨天,还清晰的记得大家一起过感恩节、光棍节、生日、平安夜、圣诞节,身边的人来来去去,走走停停,朋友圈好像变成了了解你们的唯一方式。去年一起过节的小伙伴,你们还好吗?今年冬天的寒风依旧刺骨,天冷记得加衣啊。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作为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人,记录生活大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生活步骤,不怕暴露年纪的说,最早的社交圈在QQ空间,那个年纪好像又矫情又玻璃心,还经历了非主流的年代,说说和日志里记录了各种心情的跌宕起伏,一点点小事都可以放大到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随着慢慢的发展,我们的社交圈转移到了微信的朋友圈,90后也被贴上了“中年油腻”的标签。其实不管是QQ空间还是微信朋友圈都是我们了解彼此的一个最简单直接的通道。
一起发朋友圈吖作为一个热爱跑步、热爱生活的深井冰,几乎每天都会在朋友圈跑步打卡,也会把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录在朋友圈。记得最早在打卡时也收到过类似坚持不下来很丢人的言论,但是三年多坚持下来好像很少听到这样的话了,反而有几天不打卡会有好朋友问我是怎么回事。之所以能坚持从来不是因为打卡,那是一种热爱,喜欢那种奔跑的感觉,喜欢带着节奏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和自己的身体和解的过程,与其他任何再无关系。有句话是这样的:“我们都走向自己心生向往的地方,或早或晚,几乎没有人能长期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从来不鼓吹一定要把所有事都记录在朋友圈给大家看这件事,只是觉得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从不发动态也是一种态度,都应该被尊重。
记得在16年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和好朋友一起来北京的奥森公园跑步,那时候的奥森10公里跑道还没有修好,还没有每500米一个的励志标语,也还没有自动售货机,那时候默默在心里许下小心愿,修好后一定要再来一次,时隔两年,18年的春天,如愿又来到这里,当周围的环境变得那么美丽,设施变得那么完善的时候,很是欣喜当初许下的那个小心愿。其实会再次来到这里只是因为16年的朋友圈里记录下这件事。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夜深人静的矫情无处排解的时候,心里想着人间不值得,但是翻看自己的朋友圈曾经记录下来的美好,觉得这个世界还是那样的美好,满满的善意满满的爱。这个时刻的朋友圈显得那样的弥足珍贵。
朋友圈有美好的事情记录,也就会有很丧的情绪存在,没有一个人会永远满满的正能量,记得跑团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日常都是发表一些或积极或逗比的东西,有段时间可能真的是走到心情的低谷走不出来,连续几次发表那些很消极的朋友圈,还很不好意思的说最近充满负能量,希望不要影响大家,因为与她有过许多交集也了解她的为人,那天晚上专门为她更了一篇推文,她说看完戾气消了一半,因为一条朋友圈,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嘘寒问暖,同事带她出去放松,还看到我专门为她写了一个专题,她说感觉自己被世界爱着。我回复她说我们都很爱你呀,丧完了要快快调整过来好好生活。这大概就是一条很丧的朋友圈之于我们的意义,大家都在爱与被爱中努力的生活着。至于那些或嬉笑或讽刺的话语,大可不必理会,我们不能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毕竟做自己这件事确实很难,我们要努力让每一天都过得温暖而有力量。
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有这样一句常被提起的话: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在朋友圈里,这句话可以变成:你赢,朋友圈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朋友圈陪你东山再起。
一起发朋友圈吖一起发朋友圈吖。
一起发朋友圈吖本公众号接受大家的投稿,皮皮和你有话一起聊。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欢迎后台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