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造型上的形神特征大致可分为应物象形、传移模写、似与不似三方面。
1应物象形。
应物象形 ,出自南齐谢赫的绘画理论经典名著《六法论》,“应物象形”或“应物,象形是也”,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表现对象形似。
“应物”二字, 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庄子·知北游》:“其用心 不劳,其应物无方”。
《史记·太史公序》:“与时 迁移,应物变化”,“应物”在这里包涵着人对相应的客观事物所采取的应答、应和、应付和适应的态度。
东晋僧肇说“法身无象,应物以形”,是说佛无具体形象, 但可以化作任何形象,化作任何相应的身躯。
对于画家 来说,应物就是刻画出对象的形态外观。
这一点,早于谢赫的画家宗炳就以“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画山水序》)”加以说明了。
在六法中,象形问题摆在第三位, 表明在南北朝时代,绘画美学对待形似、描绘对象的真实性很重视。
但又把它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这表明那 时的艺术家已经相当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与现实、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
后代的论者有的贬低形似的意义,有的抬高它的地位,那是后人不同的艺术观念在起作用, 在六法论始创时代,它的位置应当说是恰当的。
2传移模写。
“传移模写”或“传移,模写是也”,指的是临摹作品。传,移也;或解为传授、流布、递送。模,法也;通摹、摹仿。写亦解作摹。
《史记·始皇本纪》说:“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绘画上的传移流布,靠的是模写。谢赫亦称之为“传写”:“善于传写,不闲其思”—其实早在《汉书·师丹传》中就有了“传写”二字:“令吏民传写,流传四方。”把模写作绘画美学名词肯定下来,并作为“六法”之一,表明古人对这一技巧与事情的重视。
顾恺之就留下了《摹拓妙法》一文。模写的功能,一是可学习基本功,二是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谢赫并不将它等同于创作,因此放于六法之末。
学习中国画大凡都要经历临摹的阶段,临摹是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强调临摹的教学一种方法,这也是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因此如何把握临摹的“分寸”是每个初学者所关切问题,其实临摹就是认识中国画基本的技法及理论一个过程,锻炼提高对中国画观察、造型、色彩、结构、构图等掌控力,所以临摹成为“师造化”必经之路,临摹的忌点是模仿,理解的临、创作的摹,是聪明的选择,两者有机结合才是培养创作形式感的启蒙课题。学画者“所以养性情,破烦闷、释燥心、迎静气”。
我们应该把临摹活动看成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系统,当把临摹的目标和阶段确立之后,无疑给学习中国画的形式美的探究开辟一条清晰之路。
由于对临摹的重视,所以,对于古代人物造型的流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造型的理解也更深一步。为后来的人物造型的进一步发展和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似与不似之间。
不似之似,中国画术语。指画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不只是照搬客观物象,而有所概括、取舍、调节,以求收到比生活更高的艺术效果。
初见于明代沈颢《画麈》:“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清代石涛题诗亦有:“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
现代齐白石说的“不似之似”,即石涛说的“不似似之”。
黄宾虹说:“绝似物象者与绝不似物象者,皆欺世盗名之画,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
傅抱石曾列作画程序:不似(入手)——似(经过)——不似(最后)。
总之,似与不似的绘画理念是不能像用照相机拍摄那样简单地复制客观物像,百分之百地再现细节的真实。
而应该将艺术家对客观物像的主观认识充分描绘出来,然后有不脱离物象太远,以此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以及主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