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想,北大的四年时光带给了我什么?
当然,有一张文凭,靠着它,我曾谋得尚算体面的工作。然而,毕业两三年,别人可以拿学校来定义你,毕业十年之后,就只能靠你自己的所作所为去定义你了。况且,现在我已经是自由职业,无需拿着这张证书去向别人证明什么。
也有知识,有非常好的老师,有上过的精彩的课程。但学过的专业现在已完全丢掉,听过的课已完全忘却。
有一帮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和朋友。但时间很残酷,除了微信的班级群、校友群零星发言,聚会时的大醉一场,日常经常联系的只剩下少许几个,甚至一些曾朝夕相处四年的老师同学,也已一时叫不出名字。
但有几个词,我却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北大带给我的——独立、多元和包容。
独立。不是指特立独行,而是独立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这个选择与判断,可以与别人不同,也可以跟别人相同,重点是不人云亦云、不过自己脑子,重点是下出结论前去尽可能多地了解真相。
很多热点事件一出来,大家就迫不及待去发表观点,然后,争吵再争吵,反转再反转,站队再站队。其实,在我看来:第一,这事情值得去关注吗?第二,这事情的全部真相是怎样,是否已经清晰明了?第三,我会受我自己所处的位置影响判断吗?
举例来说,北大校长在120周年校庆演讲上说白字这件事情,你看到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笑哈哈、还是觉得情有可原、亦或是觉得林难辞其咎?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跟着别人的思路去下结论,还是自己去了解了事情原委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今天林校长在校内BBS上发了一封《致同学信》,就更有意思了,依然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其中自然依然有从众者和独立思考者。
独立之表现,可以是质疑权威,也可以是学习智者。我们无需重新发明轮子,却要思考如何具体地使用它。
多元。认识到这个世界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尤其是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异,简单来说,别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
有人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大过人和动物之间的差距。这有一定道理。每个人的秉性不同、习惯不同、思考和行为方式不同。我们习惯于通过人种、国籍、族群、肤色、语言、宗教、文化、职业、年龄、团队组织、爱好、取向等等方式,区分一个个群体。一个群体通常有自己的共性特征,但这无法消弭个体的差异性。人类天生愿意投奔群体,却又在群体中独一无二。
例如,我上大学前,所经历的人、事、价值观,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但进入大学后,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们班是个大班,140多人,来自五湖四海,留学生还特别多、有40余人,每个人都那么地不一样。人多了,自然有的人会显得特立独行些,这体现在以上分类的种种,也会很具体真切。会有人的某些具体言行,会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与群体差异巨大(也许我自己就是别人眼中的怪咖之一)。这种差异性,跟每个人成长的经历有关,也跟天生的基因有关。但个体的差异性,从未成为我们作为团结的集体之障碍。如此大一个班级,其班级团结度,可能要大过很多一二十人的小班。
当然,进入社会后,就发现了这个世界中更多的不同。
包容。尊重社会的多元,接纳个体的差异性。
人和人交往过程中最大的痛苦就来自——你跟我不一样,我要让你跟我一样,但你就是改变不了,仍然保持跟我不一样。
尊重多元和个体差异性,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其实挺难。一个家庭,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子女发生不一致想法时,亦很难平心静气、尊重对方的选择。更不用说整个社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
这种包容,我觉得现在的社会还真挺缺的。就像上了北大的奥数天才,可以去当教授,也可以去做金融、教小学生、卖猪肉、家里蹲炒股。但总有人认为,你不去当教授、“征途不是高等数学的星辰大海”,就是大逆不道。
我以前的专业是学习国际关系的,国与国、人与人其实差不多,也是这样。你跟我不一样,我就看不惯你,就想让你不舒服,骂你,甚至直接揍你。
解决的办法——求同存异,只要你别害我、影响我,你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信仰什么、有什么习惯,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跟我不一样的地方,我不觉得膈应,如果真膈应得慌,我躲开、眼不见为净,好吧?
甚至,对于不独立、不包容、不理解世界多元性的人,我们也应该包容。
蔡元培先生在100年前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办学方针,如今,这八个字已经成为北大精神的缩写。我理解的“独立、多元、包容”,也正是源自与此。也许对于别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北大所特有的,也不是所有北大人都具备的,但这就是北大四年生活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