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什么是仁?
学习心得:仁就是良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大致意思:
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
本人的理解: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仁者,一种是不仁者!
仁者爱人,仁者由于具备自我修炼,自我约束,有非常强的道德底线,即使身处不利的环境,比如穷困的生活,依旧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因为这是环境在短期内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要坦然接受,然后通过自身努力去寻求积极寻求改变,所以他们会把仁德当成安身立命的做人底线,不会去做一些违背良心违背道德,去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不仁者就是那些不愿意按照仁德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不愿意明心净心,自我反思,不愿意把当前的穷困处境当成是对自己的一场正面意义的修炼!反过来,把目前的自己穷困潦倒的现状当成是社会对自己的伤害,于是内心充满抱怨,由爱生恨,由恨生凶,轻则就会通过不正常的甚至违背良心违背良知的乃至违背法律的手段,比如偷鸡摸狗,坑蒙拐骗,以牺牲他人利益来成全自己,比如各种金融诈骗,就是因为这些肇事者不愿意安于贫穷,不愿意安贫乐道,希望走捷径,希望一夜暴富,从而挺而走险;更极端的是,某些人不愿意接受一时的穷困,或者不愿意接受一时的自我感觉的不公平待遇,于是做出反人类反社会的极端事件,比如恐怖分子,又比如前几天贵州开公交车带一车人自杀的可怕现象,这就是典型的“不仁者”。
孔子说的仁,本质上就是一个内心深处的良知!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我们的内心都有判断!那些不仁者,就是良知被蒙蔽的人,他们是整个社会最可怕的一群人,我们应该有责任去唤醒更多人内心的良知,唯有这样,世界就会更加太平!
(论语》与致良知学习之8—余超林感言2020-7-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