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作者: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对于下雪,他们本应该为来年的丰收感到欢喜。
《雪》罗隐《雪》罗隐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
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
《雪》罗隐《雪》罗隐
《雪》罗隐
丰年事若何?
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
《雪》罗隐《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
长安有贫者
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尽道丰年瑞者):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
《雪》罗隐 《雪》罗隐 《雪》罗隐 《雪》罗隐为瑞不宜多
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 。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罗隐《雪》罗隐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诗人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诗人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汉本1603班 李秋雨 160133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