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四首连续让学生读了三节了,终于进入赏析阶段,这次我不再像先前那样一首一首地细品精赏,我把几首词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鉴赏批注,让学生勾画出每一首词中的主要意象,感知意境特点,抓出每首词里最富表现力的词眼,情语,感知作者的形象与情感志向。结果课上得热闹喧腾,我又好气又好笑,简直是没法形容了。
我先抛出任务后,习惯了抄写笔记的孩子们一下子不知所措了,都开始左顾右盼,我赶快拿出第一首词引领着他们一起进行鉴赏,引导学生抓词眼,悟情语,析形象。然后将学生分成三大组进行后三首词的鉴赏批注。五班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做出小组讨论的样子在真交流真批注,而一部分的学生在默不作声地等结果,还有一些人在说无关紧要的小话儿,过了五分钟之后,我让各组指定代表发言展示,他们纷纷推荐一个人代表发言,虽然发言磕磕绊绊,但整体上还可以感觉到他们对词的理解得还算不错。可是下午到了六班就截然不同了。就算是我示范鉴赏之后,给了他们充分地批注交流时间,可是在展示时却没有几个说到点子上的,全部是吆喝着没有用的废话套话在瞎猜着,我怎么引导他们都说不成样子。我激动得引导他们,全身是汗,我简直哭笑不得,我笑着说“我真是无语了,你们对文字怎么这么不敏感呢?你们还是老老实实地背吧,死背吧啊!”学生们说“老师,你再急点儿再急点儿,再急点儿我们就会了!”我实在忍不住用书本掩着脸笑了一阵儿接着往后进行。接着我把几首词拉在一起比较一些情感表达的异同,细节运用的异同。一节课,学生都在兴奋中瞎说,我引来导去,累得满头汗,后来匆匆忙忙地结课了。一下课,学生就说,“老师,你是不是可累啊?比跑一千米都累吧?”我笑着摇着头无奈地离开了教室。
记得上一轮,我这样整合的时候,因为有几个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他们带着大家鉴赏,课上得还挺好的,遇到这一群没心没肺的只会抄背的学生们,这课上得可真累人啊!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一再强调让老师退后,将课堂归还学生,我觉得对于那些发达城市的学校,或者是优质学生的学校还可以,我们这些学生,要真正地让他们自主研讨,不知道得训练多少年才能成样子,那得有多大的耐心,用多少时间给他们白糟蹋才能促成了一点点进步啊?我已经尝试过很多次了,除了白浪费了一些课时外,只有极少数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外其他人都是在熬时间。
真是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初一初二他们只顾着撒欢,大部分精力得用来组织课堂,初三稍微知道怎样学习了吧,又每天都得往前赶课,谁敢轻易放开做课改尝试啊。
如果当班主任或许还能实现一些自己的想法儿,可是现实又让我有点儿惧怕。
今天的课上得真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