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谢景温曾是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论古道今,吟诗作赋。
一次,他们一起到郊外散步,两人相谈甚欢。
这时从树上掉下来一个黑影,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只受伤的小百灵鸟。
苏轼发现小鸟腿部有伤,欲捧起来为其治疗。
可谢景温抬腿就把小鸟踩死了,还一脸不屑地说:
“兄长何必为了一只扫我们兴致的鸟浪费心力!”
苏轼内心五味杂陈,一言不发,全然没了郊游的兴趣。
而谢景温继续侃侃而谈,兴致盎然,完全忘却了刚才发生的事。
这次后,苏轼便不再与谢景温相交了。
有朋友不解,苏轼答道:
“一个轻践生命,欺凌弱小的人,将来必定损人利己,不可深交。”
生活中,我们难免遇见三观不同、磁场各异的人。
与其费力改变,不如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筛选规则。
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人曾问比尔·盖茨:
“你们是怎么培养出这些优秀人才的?”
比尔·盖茨回答:
“我们没有培养,人是由过去的环境和经历造就的,所以只能天成只能筛选。
我们能做的,只是把合适的人从人群中筛选出来,而不是把不合适的人教育好培养好。”
每个人的发展时区和接受的考验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
志同道合,实属偶然;三观不同,才是常态。
你工作上精益求精,别人却敷衍塞责;
你喜欢广交朋友,别人却嗤之以鼻;
你希望质量为先,打造良好口碑,合作伙伴却认为利润第一,要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改造他人的欲望,别把自己的手,在别人的生活里伸得太长。
“你不要有试图改变别人的念头,你能做的就是像太阳一样,只管发出你的光和你的热。”
我觉得苹果好吃,有一堆理由;你觉得香蕉好吃,也有道理。
没关系,我们谁也不用说服谁,互不打扰,各自独立。
改变别人是一种内耗,改变自己则是一种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