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米兰·昆德拉,捷克裔法国作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
作品。本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本书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本书探讨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
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这本书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叙事的结构。倒序和插叙运用自如。是以往的小说,给我不同的观点。而且对于每一章节的话题,有时候都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作者在用具体的东西对他讨论,很有深度。
书中主要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医生托马斯与他的妻子,另一部分是女画家萨比娜和她的情人。当然这两个部分不完全毫无关联,萨比娜同时也是医生的情人之一。他们还有着共同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因此而造成生活中相似的颠沛流离的境遇。
我收藏的句子
我可以说眩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大学越来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档案馆里堆得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相信我,在你原来的国家的一部禁书,就远远胜过在我们大学里随口乱喷的亿万言。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
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真正严肃的问题,是孩子吐出来的问题,只有最天真的问题才是真正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障碍。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相对于之前对于剧情的描述很容易在百度中找到,我就找点不一样的,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无非是两点,一个是卡列宁的微笑,另一个就是媚俗。
卡列宁是这里面那条小狗,在他们夫妇到农村定居下来,最后死了。女主角向往的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生活。而男主角,则风流成性,他虽然很爱女主角,都却抛弃不了他的性格。但是他也慢慢的妥协,在最终达到一个女主满意的程度。
女主角对于这条狗的爱是无私的爱,相对于她丈夫爱,这更能容易获得。最终,这条狗的死亡也揭示着她的爱的转变,对于托马斯,她能够真真切切,完完全全的信赖。与其说是卡列宁的微笑,不如说是女主角的微笑,他们终于毫无猜忌的在一起。
这个媚俗,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也是对一种东西的自我的完全实现,一个很好例子就是大多数人认同的就叫做平常,我们必须要融入大多数人的习惯之中。这是我理解的媚俗,明明不想做一些事情,但是随着人多,别人都在做这件事情,你就要去参合着做。当然爱本来就是媚俗的,你渴望着去迎合别人,去在赞同喜欢的观点,明明自己不喜欢。而生活中也充满着媚俗,更多的人去迎合着。我们回家过年,必须营造温馨;我们参加聚会,必须假装快乐;大家都那么会逗比卖萌自黑,你就不能严肃,必须假装幽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