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本文的音频版链接在文章的末尾,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文章末尾,点解链接收听。
时间都去哪儿啦,还没好好感受放假就上班啦,胡吃海塞一阵子,转眼间只剩下肚子又变大了。这是我过年假期最大的感受了,原本定了不少学习计划,可是毫无悬念的,一一失败。
那该如何管理我的时间呢?怎样才能做时间的主人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翻开了《把时间当做朋友》,不曾想,一开篇,就是一记棒喝。
时间是个问题,可是“管理”它却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因为那是几乎做不到的事情。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这是《把时间当做朋友》(青少年版)第一版前言的两句节选。
接下来看书的过程,就是个奇幻的认知升级过程。当看到全书一半时,我就开始无比的懊恼,猛然间心生一念:“要是早点看这书就好了!”可没想到就在第七章,又结结实实的被李笑来老师来了个当头棒喝,他写道:“我们再看一个最浪费时间,必须回避的句型:‘要是……就好了 ’”。一时无言以对。
本书十分精彩,有可能是因为读得是青少年版(凭我的智力水平,也只能在这个年龄阶段混了),内容浅显易懂,道理入木三分。而且,和一般市面上看到的所谓励志书最大的不同,本书不光讲道理(熬鸡汤),还给干货(有汤勺),能够让我学以致用,而且是真正的零门槛。最终我给本书归的类别是:常备工具书。就是需要经常拿来翻看的,遇到实际问题可以直接参考的书。强烈推荐各位小伙伴阅读。
阅读过程中,我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下面就讲讲我的阅读心得,我把它们归结为三个大的方面,一,如何和时间做朋友;二,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三,金句。
一,如何和时间做朋友
这部分我分三个小内容:
1. 什么是时间恐慌症: 这是李笑来老师在书中提出的一个经典概念。这是因为时间是有限的,人们总是在面对“没时间了”。当这种感觉变成一种恐慌引起慌乱的时候,它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凡事走捷径,变得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时刻感到绝望,既充满信心又随时会感到自卑。
其实回想起来,我也是时常被时间恐惧症困扰。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又极度的不耐,希望有捷径。书中给出的结论是,没有捷径,先死了这条心。然后认真考虑,该如何解决时间不够的问题。这是能够真正和时间做朋友的基础心态。
2. 记录时间,培养时间感。书中举了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每天花10分钟记录一天事情的例子,和俄国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柳比歇夫的日志比李敖的更加精细,将每天,每个事件的用时都精确的进行了记录。这两个例子都告诉我,养成记录时间的习惯,能够迅速培养时间感,从而能够真切感受到时间的消逝。
在看完这个章节之后,我果断的去搜索和下载了几个时间记录软件,经过一周左右的试用,个人觉得"爱今天"这个app值得推荐。理由是界面比较自由,设计合理,工作和工作之间切换方便,统计数据显示清晰。虽然只有一周的使用时间,但是观念的改变是深刻的,最大的心得是: 真的不敢浪费时间啊,常规工作能再少花点时间吗?
以下是“爱今天”的界面截图:
"爱今天"的工作切换界面 "爱今天"的时间统计界面此外,我也开始用印象笔记,在每天睡觉前统计一下当天一天的过程。有了这两个工具之后,自己的时间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明显开始争分夺秒。
"印象笔记"上记录一天事件的例子3. 如何克服拖延症。关于拖延症的定义这里就不赘述了。很多时候我们都将自己的拖延症归结为自己的意志力不足。书中提到,所谓的意志力不足只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借口,那是因为心中有两个小恐惧: 1. 担心事情有困难;2. 担心自己就是做不好。正确的姿势是: 承认并坚信自己肯定会碰到困难;困难并不可怕,也没有人能一次就做好。坚持去做,就对了。
另外,导致拖延症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抵挡不住外界的干扰和诱惑。给出的建议是给自己创造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我个人总结的经验是: 1. 工作时,将手机放到自己一手够不到的地方。只要远那么一点点,创造那么一点点的不方便,都能大幅减少看手机的频率。2. 要给自己坚持完成某个工作,或是达到目标设定一个奖励。比如,每当我学完一个得到的专栏,我会给自己泡一杯咖啡。另外,当自己跑完50公里后,给自己买本书,或是其他小物件。这样每次遇到启动犹豫症,或是出现拖延症时,能给自己一个强烈的动机暗示。
二,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
这部分,我分了四个小内容:
1. 如何避免重复犯错。我们会经常性的犯同样的错误。虽然每次犯错之后,我们都会很懊恼。但是由于我们大脑特有的,对痛苦和懊恼的遗忘机制,几天后这些懊恼和尴尬都会被遗忘掉。为了避免忘记,最好的办法是在错误发生之后,懊恼和尴尬还处在“新鲜”状态时,迅速将错误记录下来,并写上自己的反思。当然,痛苦和懊恼还是会被很快的遗忘,但因为有了记录,我们可以不断的翻看以前的记录。这样就能不断的提醒自己以前的错误,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看完这段,当天就在晚饭后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一个小笔记本,可以随身携带。并且开始记录当天的错误。几天下来,也是小有收获。
2. 如何定计划。不管在单位还是自己,我们经常性的面对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相信春节放假前,不管是自愿的还是非自愿的,我们都制定了年度计划。今年是我制定年度计划的第12个年头,在读到书本这部分时,我特意打开了电脑,将之前所有年度计划都大致的看了遍,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计划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我制定计划不认真,也不是我制定计划不切实际,只是如此长的时间段中,总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而我还没有能力去应对如此长时间段内,各种变化之后导致的计划失效。那该怎么办呢?先从一周的计划开始吧。
年后开工第一周,我尝试制定了周计划,今天是第四天,回顾前几天和今天的计划,发现原定计划达成率只有70%左右,计划无法达成的原因很多,有因为老板突然要求增加工作,有突然来访客户,有现场突发意外情况,需要紧急处理等等。由此看来,哪怕是一周里四天的计划都能有这么大变化,一年的计划要精确完成,更加不现实。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计划从短的先开始制定,先订一天的,等能基本掌控之后,再来定一周的,慢慢延长至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最后才能考虑制定一年的,甚至更长远的。
3. 如何打造自己的“多任务操作系统”。书中介绍了一个非常开脑洞的高效工作法,就是大脑的“多任务操作系统”。这个思路和电脑CPU的工作原理几乎一致,就是将多个计划内工作,按序号排列,再将工作时间分成若干个小时间段,然后强迫自己在每个小时间段结束之后切换工作。可能有小伙伴会觉得这个方法简直有违天理,匪夷所思。但我在万维刚老师的《精英日课》第一季里,也听说过这样的工作切换方法,尽管并不陌生,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为了检验实际的可操作性,我在过去几天里,尝试了强制切换,结论是出乎意料的高效。
我的心得是,强迫切换的时候,大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累,而且因为有任务列表在,切换之后能很快忘掉之前的工作,这有点像电脑的缓存释放。然后大脑能够迅速的全神贯注于新任务,比较能够进入心流状态。我设定的时间段是25分钟,用的方法也很土,就是用手机里的延时闹钟功能,每次闹钟响了,不去关闭它,只选择延时,就能达到这个目的。
4. 如何验收。这也是书中介绍的非常开脑洞的一个干货,就是每个工作或者任务,都要有一个验收机制。在我们定计划的时候,我们通常都只会定完成某某工作,但是很少会明确完成的标志是什么,或者说要达到的标准是什么。从现在起,我们定计划时,还要多一项,就是完成的标志。
书中写到:当任务完成之时,拿出之前的记录对照核实一下,这个简单的动作有着很惊人的效果,他会让你注意到更多的细节,刺激你更多的思考,令你不由自主地更为专注。
这个干货引出了我很多的思考,比如: 我学习“得到”课程的验收机制是什么?是每节课都做思维导图的笔记吗,还是每节课都写留言?怎样来检验我是否真的是学到了真知灼见,还是记录了课程内容呢?这个问题我还在思考,到底该如何设定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得到”学习验收机制。也欢迎有心得的小伙伴给我留言,分享你的感悟。
三,金句
书中有非常多的金句。我只挑选了对我触动很大的几句和大家分享:
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任何一个人,如果有自学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而变。
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正是因为人们总是搞错顺序,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半途而废。
把一句话送给那些被各种恐惧困扰的同学们---相信我,你并不孤单
外挂:
书本的内容远不止我在本文中总结的部分,还有很多非常值得记录和推荐的内容。所以,再一次向各位小伙伴推荐本书。下面再给小伙伴放个外挂。也是来自书中一个很大的脑洞开启器:换个方式说话,嘴巴也能训练大脑。恰当而且正确的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
书中写了不少例句,我挑选了几句,小伙伴们不妨用以下的句式各造一个句子,当然,如果能够让这些句子成为我们日常交流习惯中的一部分,那就再好不过了。
……和……其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他们也可能是互为因果。
……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有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以下是本文的音频版链接:
时间都去哪儿啦?抖抖我读《把时间当作朋友》后得到的干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