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近80年代末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早把这个海滨城市的商场尤其是个体户市场吹得比炼钢炉里的火还旺。大大小小的商铺就同电视镜头里裂变的细胞,争先恐后地钻出来,然后一个紧贴着一个占据了居民楼外的所有空间。最典型的就是以台东三路为中轴的台东商业圈。
上世纪近80年代末的某个暮春时节的某个周日的半晌午,老安推开他租住的阁楼的红棕色的小窗,揉了揉他惺忪的双眼,抓起窗台边写字台上的黑框粗腿眼镜,往鼻梁上一扣,便探出他那颗因头发格外繁盛而显得硕大无比的头来。马路对面,帐篷顶子连着顶子,红红黄黄蓝蓝绿绿杂里杂色,顺着这个海滨城市特有的地貌蜿蜒着台东三路铺展开去——似乎势头太猛没收住,它又蜿蜒着斜溢进了两边的小巷子。帐篷缝隙处,此时已是脑袋连着脑袋,形成了一道波澜荡漾的洪流。在上世纪80年代末,要想看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机活力热闹蓬勃,周末的台东商业圈就很有说服力。
老安看了看腕上的电子表,10:50,吃午饭有点儿早,何况,熬了夜又刚睡醒的他,胃口还没有复苏。但商业街上喇叭里的叫卖声、音乐声,人声,还有马路上车的轰鸣声、喇叭声,还有那被黑色大胶皮接在一起的双厢电车刹车时的“哐当”声,被源源不断地投进这不足一平米的小窗又很快塞满了总共十二平的一居室,乱七八糟的声音里夹着一股干燥燥暖融融又变幻多端的味道。在台东商业区,没有海水的味道,也没有海水的湿润。这个周日,就是暮春时节一个艳阳高照、风干人欢的周日。
老安打算下去溜达一下,“午饭,就去美食街吃碗鸡汤馄饨。”打算好了的老安,披上他那件带着棕色花纹内衬的棕黄色帆布夹克,趿上棕黄色的方头皮鞋——鞋面上几道深深的褶子笑成了复古褐,倒是与他那条灰蓝中泛白、后脚踝处磨烂又上卷的牛仔裤挺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