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和理科生,也不过都是如此的一生。
据说,文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二成甚至更低。我不禁想起了高二的时候文理科分班的事情。走过这么多年的岁月,我不能说我就比别人更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但是也并不容易。——只是我认为只要是一个有正常生活轨迹的人,确实人到中年,也该不惑了。
那一年是1993年。仓促的完成了高一学期,秋天的来临意味着小部分同学的分别,要分文理科了。当时我动了去文科班的念头。——这是因为一来我自幼对语文、历史、地理的偏爱,另外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之中,我对高中数理化的认知起了本质性的改变——太难了。好不容易上岸,在班级里面算得上优等生,但是这一年的成绩的起起伏伏压力极大,但是那天马行空的立体几何就让我掉层皮。
于是我下定了决心去一班(文科班)并且正式的向班主任报了名。
父亲劝说不成,班主任却非常坚定的阻隔,她认为我的选择令人匪夷所思。——不知何时起,彼时的坊间传播着学习不好才去学文科的说法,班主任觉得我有些可笑。但是我仍然坚定。在我眼里文科的学科乃至文科的职业,记者、编辑、历史学家之类的很崇高。可是,她最终说服了我,她说我们学校的文科升学率极低。
这是从农村出来的我的七寸。——我必须要有一个大学,我必须要考上。如果最终落榜,我将不得不面对农村毫无希望的生活。——当然这只是当时看来,现在的乡村生活也比较逍遥。我们学校的高考实际情况是,文科班几乎每年都能出现一个北大复旦级别的学霸,但是除了这个超一流选手,不超过五个人能考上大学,而这其中最好的也是二本。我不能保证我和上一届那个志向远大的鸿儒一般上下,不,我根本就不如他。
于是,我改变了自己的选择,开始在排列组合解析几何、动量定理瓦特安培和苯环烷烃中搏杀。
而到了高三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一直有心底文学梦想的我又动了念头。——我注意到许多理工科大学里面也招收语言专业,比如科技英语,甚至是专门的英语不限文科理科。可是这个时候我又碰上了唯技术论的对我关怀有加的英语老师,她本身教授英语,却反对我做这样的抉择,理由是她对语言类专业的枯燥感同身受,话里话外表现出对工科男的推崇。
于是我非常羡慕的、眼睁睁看着同桌(男生)轻盈的在志愿书上写下师范大学日语专业的志愿,想到未来还有四年会与数字、符号、理论为伍,心里面凉凉的不知所以。后来同桌的他在师大三十六人的班级里面成为七名美男之一众星捧月,而我在工科大学二十五人的班级里面接受三位学究级别的御姐之指挥若定。——才想到,理科给我的,只有那所名牌大学的面子而已。
其实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数理统计根本不算什么,流体力学和复变函数确实有些变态。我聊以自慰的是,看着本校理学院的诸君,偶尔研读他们的教材,觉得还好学工科不是纯粹的基础科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给自己一些心理平衡。
只是我想,如果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会怎么办?我想当然是先生存后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你无法去左右三十年前的事情,即使你回到当初,仍然无法改变。
人生,其实是一个徐图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了解这个世界、清楚自己的使命,古人总结,能够大致明白自己该何去何从的年纪,是在四十岁上下,为之“不惑”,而如果能够很快的洞悉这短短一生的一切或者执著的百折不挠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人杰了。每一个人都在自身的经历之中,不断接受着新的事务,也不断告别着过去的事物,从这一群人之中离开,又旋即投入到另一个集体。——你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壮志与渴求,要慢慢的精雕细琢,一步一步、亦步亦趋实现。
慢不要紧,你只需要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