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囚徒困境?
先听一个故事
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六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五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
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六年,比起抵赖的判十五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
image囚徒困境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六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这就是经典的囚徒困境设定,大家可以很容易看到,当有一个强势的势力作主导的时候,即便是对立方想团结,也会因为顾及到自身的利益,而很容易被瓦解。
苏轼、苏辙及苏洵笔下的囚徒困境
image三苏
在中学课本上,有一篇文章是苏洵的《六国论》,如果笔者没有记错,是需要全文背诵的经典文章,这篇文章虽然没有提出囚徒困境这个概念,但是整体的思考构架却与囚徒困境暗合。
三苏都写过《六国论》,只是立论稍有不同。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战国末年的囚徒效应
image兵马俑
战国末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但是笔者更喜欢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这是秦国统一天下的顺序,只要对比战国末年的地图,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秦国“远交近攻”的战争政策。
合纵:联众弱攻一强;连横:侍一强而攻众弱。
这时候的形势,便是出现了一个强势方,而六国就如前文中的囚犯,每个国家的理性选择,对于六国整个团体而言,就是非理性的选择,最终的受益者,就是让强大的秦国越来越强大。
山东六国对自己的理性选择,都是保住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让其他国家为成本买单,当同盟中所有人都这么选择,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不会承担成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