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是不是有好些时间没收到过我的点赞或评论?真的很抱歉,2018年初我被停用了朋友圈,如今快一个月了。
孤独的朋友圈我自认为自己算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是那种吃了七分饱哪怕食物再好吃也不会多吃一口的人,是那种很多人疯玩《王者荣耀》而我连看都不看一眼的人。然而,在朋友圈面前,我却毫无免疫力,打开手机总是习惯刷刷朋友圈。每每这个时候,老婆总会打趣说道,“皇上又在阅折子!”
元旦后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朋友圈不见了,原来是老婆偷偷对微信做了手脚,关闭了朋友圈入口。于是,我假装不知道,也没重新启用,想趁这个机会,看看自己究竟能坚持多久不刷朋友圈。
没想到的是,曾经手机不离手的我,停用朋友圈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大冲动非要启用它不可,反而觉得不刷朋友圈更轻松。
偶然一个晚上,老婆还特地问我有没有打开过朋友圈,我说才没那么幼稚,说到就要做到。
的确,曾经我很幼稚,每次发完一条朋友圈,如果碰巧有人秒赞或是短短几分钟就有几十人点赞或评论,内心会窃喜,因为觉得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重视;但如果三五分钟没人点赞,我会想是不是写得不好没人欣赏;隔天看如果再没人或只有个别人赞,我会偷偷删去,反正没人在意。
发条朋友圈其实只需几秒钟或几分钟,却要花很多时间去留意有没有人点赞有没有评论。只有真正彻底地停用朋友圈,我才意识到,微信最强的社交功能其实不是聊天,而是朋友圈。倘若不用朋友圈,也就相当于主动抛弃了与其他人的联系。
可能你会觉得,挤在地铁里,等在车站中,坐在马桶上,窝在沙发里的时间能做什么?看手机本来也不过是在打发生活的疲惫与无聊而已,这部分时间,说白了,本来就是会被浪费掉的。
如果你还没意识到看手机尤其是微信朋友圈究竟有多耗费时间,你可以去看一下手机耗电量情况,绝大多数人肯定是微信排第一。
微信,之所以让人离不开,真是因为身边所有人都在用,甚至能给用户带来诸如“我有很多朋友”、“我的圈子很多”、“很多人都在乎我的感受”等等这些强烈幻觉。正是因为微信在社交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当你和一个人没有微信联系的时候,你和他可能也就“失联”了。
停用朋友圈之后,我开始明显感到,过去因为各种缘由走到“一起”的绝大多数朋友都“消失”了,除了家人、亲戚、目前共事的同事,以及少数私交甚好的朋友,几乎不存在“互相主动发消息”这种事。
话说回来,朋友圈真的非看不可吗?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跟我一样,充斥着各种微商广告、公司内宣或者各种文章转发?往往刷完一遍,除了羡慕别人的“幸福生活”,好似没什么收获。细细想想,不看这些于你能有多少损失?
要知道,每个人的24小时都是一样的宝贵,时间不允许我们浪费在无效的社交圈上。
停用朋友圈之后,时间真的会多出很多,因为那些花在围观别人生活的时间可以转换到观察自己身上,我似乎已经变得不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更加留意身边的变化。发发呆,看看书,哪怕是抬头仰望一下难得一见的蓝天也是极好的。路边掉光叶子的树枝上,其实已经开始长出新苗了,你注意到了吗?
有人说,改变或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一个沉迷朋友圈的人,可以自律不看朋友圈并已经坚持了一个月,我居然做到了。
一个月不长,一个月也不短,这一个月,我多写了将近一万字,多听了十几个小时的“得到”专栏音频。每天工作状态也出奇的好,做什么事情也更加专注,跟同事吃饭时,已经习惯了不看手机,好好聊天,好好享受美味;睡觉前一两个小时就早早的关掉手机放在客厅,睡觉也倍儿香。
利用碎片时间假装学习如果问我以后会不会重新开启朋友圈,我想可能性不大,就像2014年卸载微博之后再没用过一样。另外,停用其实也不影响继续发朋友圈;想看你最近的动态,也可以点开你的相册查看,步骤稍有迂回,但并不影响使用,最大的好处就是再也不用每时每刻惦记朋友圈了。
作为腾讯创始人之一的张志东说过,“一个好的应用,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快速放大,同样,人性的弱点,也会被共振放大,人们容易在高度便利的网络中沉溺。所以,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并不是用户花时间越长越好,也不是在单个用户身上产生的消费越高越好,而应该考虑如何友善地鼓励用户合理有度、理性消费。”
你要不要也尝试一下停用朋友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