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刷朋友圈时,发现有一位1岁多宝宝的妈妈(也是我中学同学)在朋友圈里晒出了新买的《宝宝的量子物理学》系列绘本,写道:“学渣妈妈不容易啊!”还贴上了捂脸的表情。
热爱物理的我没想到讲量子物理学的绘本也能给这么小的孩子讲,查了一下资料,原来:
女儿出生十天后,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就在自己的主页上晒出他和妻子给女儿读绘本的照片,而他选择的绘本就是 《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宝宝的量子物理学)》。名人效应使得这本书一下子在全球火了,国内也出了双语版。
了解了原委之后,我仍然觉得不适合这么早就给自己才两岁半的女儿讲,哪怕囤书也没这么早,于是就把这事放一边了。
我平时给女儿讲绘本的时候,不喜欢只照着书上的字念,喜欢引导女儿看绘本上的画的每个角落,一一描述,而且同样一幅画的一个角落下次还会换着角度和说法讲。这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擅长把握抽象的概念,却特别不注意观察细节,不希望孩子明明看着一副充满无数细节的画,却只反反复复听那一两句话。
不过其实重复对于形成语感以及宝宝记忆绘本内容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也都会坚持每次把书上的字带着情节感念完(过程中手指还指向念到的字),再展开讲画上的内容。而且平时如果女儿问我为什么,我解释了一段之后,她要是觉得喜欢,就会说“再说一次”,我也就尽可能逐字还原地再说一次,如此两三次。让很多父母感到崩溃的“再来一次”,知道了这种重复的意义之后,复述起来也就自然有了耐心,甘之如饴。(如果是玩乐类的“再来一次”,只要一起约定好剩余次数就好。任何时候我都不会突然强行不再来,而都是先说要走了之类的,然后激活这个余约定次数的环节,着急就3次,不着急就5次,如果真的必须要走了,语气就不一样,直接说再来最后一次。)
我还喜欢时不时偏离绘本的情节,把绘本里提到的事情和女儿最近经历的事情串起来说,偶尔提一些问让女儿回答,女儿有时候会给出很离奇好玩的回答,有时候又会给出准确得令人吃惊的回答,甚至整段整段的将别的事情关联进来一起讲,有时也会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不知道,于是我也就很自然地像设问一样接下去。因为我相信人脑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就是建立关联。
在讲绘本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一直静静地对着绘本。讲到一些需要解释的地方,我可能就会站起来,以身体幅度的动作进行演示。因为我知道越是形象而夸张的动态场景,就越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个时候,往往也是女儿最兴奋的时候,她有时也会自己关联到近日学会的说法、动作、歌谣、诗词,表演一番。
我平时工作比较忙,每周和女儿讲绘本的次数不多,但我想着能够陪伴女儿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投入,以质量弥补时间,所以讲绘本的时候都会仿佛有无垠的耐心,不赶节奏。而在我两次讲绘本之间,她妈妈已经给她讲了好几次绘本了。我每次讲都会发现她有了新的进步。从一岁多的时候听不太懂,提问答不出或者乱答一气,也不能跟着复述,到现在翻到一页(哪怕没讲过)就主动看图说话,如果我讲得和她的认识不一致,她还会出言纠正,我若坚持我的说法,她还会坚持一番,用嘟嘟囔囔的一段话解释一番。
女儿特别喜欢将小对应到自己,也特别喜欢将绘本里的一家人对应到爸爸妈妈和她自己。她喜欢强调女孩子(她和妈妈)和男孩子(爸比)的区别,比如在选椅子的颜色的时候。她也喜欢强调大人和小孩子的区别:一件事来了,她总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说一番,爸爸可以,妈妈可以,她是小孩子,不可以,长大了就可以。一样东西如果她现在还不能拥有,就会说妈妈长大给她买,甚至有一次,她看到自己穿上了裙子,而妈妈没有,就对妈妈说:“我有裙子,你没有,我长大给你买。”她也十分向往长大,而且由于我没事就给她念“小雨再长大一点就上幼儿园,然后上小学,上完小学上初中,上完初中上高中,上完高中上大学,上完大学就读研究生,读完研究生就读博士,读完博士就读博士后,读完博士后就像爸爸一样上班啦!”(当然我自己没有走完这个流程……有时我也会加上教授、院士什么的)所以她对上幼儿园也很向往,每次走过幼儿园看到里面很多哥哥姐姐在里面玩,总是会高兴地说自己长大了,快要上幼儿园了。
当然,这些规则都是我们平时教的,但看到她将这些套路当作游戏规则一般贯彻,会觉得特别可爱。这也就是现阶段的宏大叙事吧,不知道当我们看到她开始解构这一切的时候又会是什么心情。
所以,在我和女儿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时候,也就会很自然地用她能理解一半的形象语言解释一下为什么,然后偶尔带上一句:“这就是物理学,你长大了就会学的。”有时候我在看物理或者数学的书,她过来找我玩,我就告诉她爸比在看物理学的书书。不过她还是坚持翻,很快地翻过,看到全都是字和公式,偶尔来张图也看不懂,就嘟囔着长大会看懂,把我从书拉走陪她去玩了。
有一天,当我们又在重复类似这样长大了看物理书书的对话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了《宝宝的量子物理学》系列绘本,就对女儿说:“不对,真的有给像你这么大的小BB看的物理学书书。”然后问她:“给你买物理书书好不好?”她自然点头答:“好。”然后又问:“妈咪呢?”她妈妈赶紧说:“不用了,都给你买。”在我一阵无语中,女儿又说:“先不买书书了。”指着爬行垫上散落的绘本说:“那里有。”然后又把我拽去讲绘本了。
有了这番对话,后来我在确定买书的清单的时候,就顺便把这套《宝宝的量子物理学》系列绘本加进去了,同一批还有一本我的物理书。我也提前和女儿说了,结果我的物理书先到,也是当着她拆的封。于是她就更期待她的物理书书了。
拿到这套丛绘本之后,我初步翻了一下,然后当着女儿的面给绘本们排了一个序:
- 《宝宝的物理学ABC》:考虑到都是单个名词的介绍,可以建立一些基础;
- 《宝宝的光学》:考虑这都是可以看见的,而且五颜六色可以吸引孩子;
- 《宝宝的牛顿力学》:放在光学后面是觉得力学还是抽象和概念化了一点;
- 《宝宝的量子物理学》:入门打基础;
- 《宝宝的量子纠缠学》:量子物理最奇妙的特点;
- 《宝宝的量子信息学》:量子物理在信息学的应用放在最后面。
一边排序我也一边和女儿解释我的考虑。解释的时候我会大约只形象化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则放心使用女儿还没有听说过的名词,因为我相信名词总要先有接触(在各种语境下听过),再进行解释。NLP中的word embedding、word2vec正是基于类似的理念。
解释的过程也会让她看到我在犹豫、调整,考虑一些因素,并最终排出一个顺序。因为我相信比起利用父母的权威建立某个固化的理念,更重要地是让孩子看到一个理念形成的过程,看到一个理念的多样化与改变的可能,这样孩子未来遇到一些与理念相冲突的事实或说法时,才可能基于自己体验过的过程,独立再重新建立一个自洽的理解。或者说,我既会担心女儿形成单一的根深蒂固的认知,也会担心她在大人间比如父母间的理念冲突时无所适从,因此会觉得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正是对于认知过程的一个塑造,而非在于认知的结果或者结论。
排好序后,我们就开始讲《宝宝的物理学ABC》。这一本绘本每一页都是一个名词、一幅图和一段解说,名词和解说均为中英对照。我立刻发现无法照着念来讲。孩子大了讲绘本时与胎教或者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只要阅读的时候对文本有理解,并且念起来连贯流畅,就能通过语音的美感熏陶宝宝。而孩子已经听得懂话之后,就不能再大段大段地念孩子听不懂的话,而必须寻找与孩子已有认知之间的关联点来进行介绍。这也正是这套书可能很难适用于给这么小的孩子讲的原因,因为书本身并没有对这些概念的形象化做出充分的尝试,而只用图像勉强建立了一个形象基础,而文字全都是课本式的。
第一个名词就是“原子”,因为它的英文是Atom,而这本书是按照名词的英文首字母排序的,A到Z每个字母对应一个名词。这会带来主题的不连贯,比如第6页有核聚变,第9页是离子、第16页是光子、第17页是量子、第25页又有了钇这个有39个质子的原子,都和微观粒子有关联。
事实上,原子还是非常好讲解的,因为女儿一上来就把原子的图像理解为气球了,所以我就开始讲红色的气球是质子,蓝色的气球是中子,绿色的小气球是电子(谢天谢地,我检查了下,整本书涉及到这几种粒子时没有换颜色……),红色和蓝色的气球怎么抱在一起,而绿色的小气球怎么绕着它们转,这一切形成了原子,就像爸爸妈妈和女儿(对应小小的电子)一起形成了一家人一样。
黑洞完全无从讲起,没有引力的概念怎么去谈光也无法逃逸?所以我只是简单地基于日常生活中的洞建立了一下很黑、很深、很大(指很大范围的东西都会被吸进去,而黑洞自身只是很小很小很小很小的奇点)的形象,说明了这是在天上的天体,就像太阳一样,而且黑洞本来就是一些比太阳还要大还要热的恒星老了之后变成的,太阳老了还变不成黑洞呢。顺便又给女儿挖了一个“长大了就会学的”天文学的坑。
电荷好讲一些。加号和减号之前有一些认知,改成正号和负号并不费劲,关键是家里还有实体的加减符号的玩具可以拿在手里。而且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比如我是正电荷(拿加号),女儿是负电荷(拿减号,并且扮演小小绿气球电子),于是我们就吸到一起了(抱在一起)。我们都拿加号(其中一个其实是乘号)的时候就都是正电荷,于是我们就把彼此推开了。其实女儿看到这一页上画的电场线之后就喊道:“灯笼!”所以除了电荷之外我们也可以把电场线一起讲一讲,女儿拿来彩笔和白板,我和书上一样,用红色画正电荷,用蓝色画负电荷,然后用灰色的笔一条一条地画电场线。有时候我们也会把磁场线一起画,不过可能因为不像灯笼了,女儿说她不那么喜欢磁场线。
衍射是通过“绕开”来讲,因为我们平时在外面走路的时候,非常强调要绕开水水和井盖。所以我就先和女儿说,衍射就是我走到你面前,然后绕开了,如果没有衍射,我就只能够一头撞在你的身上。建立这个基本的动作之后,再去说水波和光波可以衍射(即这时才把主体或者说对象赋予给这个动作),然后再去观察对应的现象(目前也就只有水波可以观察一下)。
爱因斯坦就是一个白胡子的老爷爷,他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顺便讲讲爸爸高一的时候买了爱因斯坦全集的前五册,有多厚,现在放在哪里。
核聚变讲了只有一个红气球(质子)的原子是最小最小的原子,最轻最轻,是氢原子。而且书上画的是氢原子核,是没有小小绿气球的,就像平时吃的葡萄吐出的核一样。然后两个氢原子核撞到一起,“BANG!”地一声,释放出好多能量(指着图中的一个黄色多角星星),然后,女儿接过去说:“就黏到一起了!”我就接着说:“变成了还有两个红气球(质子)的氦原子核。”
引力会讲得多一些。先要从摔倒和掉下讲起,讲到地球在吸引女儿,然后开始扔各种东西扔出抛物线,最后才能讲到月亮因为飞得很快,所以虽然地球一直吸,月球就是不掉下来,而只是绕着地球转圈圈。这时又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我做地球,女儿做月球,我拉她的手吸引过来,但她拼命地跑,于是就变成绕着我转圈圈。
热量只是结合一下“烫”,因为女儿早就学会了快速摸一摸来识别烫,并且“烫”和“辣”可算是她最早学会对“危险”或“不舒服”的语言反馈之一。
离子主要是数数,因为红色的质子和绿色的电子个数不一样,所以形成了离子,因为有的气球离开了这个原子,这个原子变得不完整了。这个时候就会讲离开,讲孤单,自然而然转到了比较好讲的“人文概念”了。
焦耳、开尔文主要讲了下能量和温度,比如开尔文这样的温度单位就是用来说清楚究竟有多热多冷的。也提到这些其实都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的名字,由于他们给物理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用他们的名字来给单位起名字了。为了说清楚单位,此前女儿在量身高和体重的时候已经接触过的厘米和千克就派上用场了。女儿之前90多厘米的时候,在游乐场因为身高不够不能玩碰碰车等一些游戏,所以时常很积极地在家里量自己的身高,也就知道自己现在已经96厘米多了。家里有两个体重秤,一个是普通的,一个可以测体脂等指标,我因为最近一直在减重,早晚都会称一下,称的时候女儿会帮我按App上那个启动蓝牙连接的按钮,然后过来读秤上显示的数字,渐渐地从一个一个数字念,到后面熟练地使用十和点,因此也就熟悉了“千克”。
液体纯粹就是把外延展开了一下,喝的水和奶都是液体,并且以水为例来讲物态的变化,水冷到一定程度就会结成冰,变成固体,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水蒸气。
磁体因为家里就有一些贴在冰箱上的磁贴,还有一些数字字母的教具也有磁铁,一种小火车(通过磁力提升到轨道最高,然后重力让小火车绕着轨道转圈下来)也有磁铁。可以发现小火车的磁铁之间会相互排斥,字母的磁铁之间也会,但小火车和字母的磁铁却能够吸到一起,而它们都可以吸到冰箱上。于是就可以顺着讲起了磁极还有铁无视磁极方向的“铁性”。女儿之前已经见过手机上的指南针,而且已经知道家里阳台在北、厨房在南、沙发在西、电视在东,也知道北极有北极熊,南极有企鹅,于是就可以讲到地球就是一块大磁铁。
牛顿关注卷发,结合引力可以讲起牛顿和苹果、月亮的故事,等到《宝宝的牛顿力学》讲完后,还可以讲到牛顿是力的单位。光学直接把光学那本书拿过来说这就是光学,给她看里面的五颜六色。
光子不好讲,我把光子和量子一起讲,被迫扯了一通波粒二相性,只是伴以身体语言的波动以及一粒粒的说法,告诉女儿,讲了一下一开始物理学家以为光是一粒一粒的(牛顿),后来又觉得别的才是一粒一粒的,光是波,因为光会“衍射”(绕开,真没想到在这用上了),最后发现一粒粒的也是波,会绕开的波也是一粒粒的。
相对论我只是把它和爱因斯坦老爷爷关联起来,然后说了一下卷发牛顿发明的牛顿力学(哈,手里有本书就是方便)不能搞清楚黑洞,要爱因斯坦老爷爷的相对论才可以。弦理论,只要把前面波粒二相性这个坑拿过来填就好,说有的物理学家觉得怎么可能光子量子这些东西又是一粒粒的,又会“波动”(身体抖),于是就猜想它们其实是一根根小小的弦(找来一根橡皮筋弹一弹),因为太小了所以好像一粒粒的,因为是弦所以会“波动”(身体抖),会衍射(身体抖着绕过了女儿)。
热力学主要讲了下热的会往冷的地方流动,结合车里的空调(逆向)讲了一下。 不确定性我只是在物理每个房间之间快速地奔跑问女儿我在哪个房间,直到最后她把我堵在一个房间里,但是我依然快速地在房间内跑。真空我只是反过来介绍了一下我们身边其实有空气,让女儿感受了一下挥动手臂的时候感觉到风,而真空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女儿的反应也很夸张,睁大了眼睛带着惊奇模仿我重声说“什么都没有”。
波长是扭一下走了多远。X射线是伸出手来说可以看到骨头,顺便正好家里有X光片。钇只是感受了一下有好多气球的原子。零点就是冷得不能再冷了。到此就连字母Z也讲完了。
这其实是第一遍的讲法,而每过一遍都丰富了词汇,所以后面再讲时可以继续往深了略作介绍,或者换一个讲法。和其他的绘本讲完了还要再来一次不一样,而《宝宝的物理学ABC》因为演示、游戏环节多,一次是讲不完一本的,基本讲到1/3-1/2的时候,讲绘本的时段就过完了,要做下一件事情了,比如吃饭、睡觉、出门或者我上班……
我并没有真的第二本讲光学,而是继续开始讲“气球”比较多的《宝宝的牛顿力学》。从这一本绘本开始,不再是名词的罗列,而恢复到孩子最喜欢的形式:一个有主角有情节的故事。
这本书里面比较好讲的是重力和支持力。和引力一样,很容易和摔倒、掉下结合起来讲,然后问为什么坐着的女儿没有掉下去,或者弹跳起来掉下来然后坐到沙发上的女儿为什么没有继续往下掉,于是引入支持力。然后我就开始给女儿各种“支持力”,把她举起来,然后,“支持力减少了”,让她快速下落,然后“支持力变大了”,把她快速举起来。往往到这女儿已经完全进入运动的兴奋状态,后面可能就不再是讲书了,而可能是让我一次次地举起她来,或者甩着她转圈圈,或者玩球、玩飞盘。
牛顿第一定律真心不好讲,讲不受力或者合力为零时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只会坐着不动或者一直走,坐着也就罢了,一直走的时候我明明在用力呀。所以我把惯性什么的留给未来讲,只讲了一下摩擦力,这个概念在女儿反向爬上滑滑梯或者走斜坡的时候就已经介绍过有的鞋/衣服/身体部位摩擦力不够了。
牛顿第二定律变成了女儿推我一下,我根据力的大小决定是慢慢地走还是非常快速地跑到厅的另外一头。牛顿第三定律主要是我和女儿双手互推,感受给彼此的力。
牛顿力学这本绘本在日常生活中留下的印记是,女儿有时推或者拉什么东西或者人,会说:“我给了XXX一个力。”有时候端个盘子会说给了盘子一个支持力。牛顿三大定律还是太早了,相比这些定律,对于宝宝而言,更有用的可能是重心、平衡的概念,因为她做各种动作或者玩车车的时候会需要,还有牢固、翻倒、压扁的概念,这样可以让她学会明白不是所有东西都是牢不可破或者她推不倒、扒不翻的,理解这是一个有限度的世界,越过了限度就可能有危险。
讲完牛顿力学,我们依然没有讲光学,甚至没有去打量子物理学的基础,而是先讲了《宝宝的量子信息学》,还是因为里面“气球”多……这本书最主要不好的地方是电子换颜色了,变成了一个七彩的颜色……但也没办法,这本书里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0和1,红混合的气球就是一个比特位,量子位信息量比较大就只好是七彩的了。
《宝宝的量子信息学》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手机里面的信息,要用100万个“红蓝气球”(比特位)来表示,却只需要20个“七彩气球”(量子位),而22个“七彩气球”,就相当于4部手机的信息量。最后说为了存储一个分子里面的信息,就需要地球上所有的手机才够,却只需要一个“七彩气球”组成的分子来存储。
讲这本故事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是在玩数气球的游戏,比如等式的这边多了一个“七彩气球”,另外一边却多了一部手机。在讲到手机里有很多红蓝气球的时候,女儿拿着我的手机在想象很小很小的气球,用手比乎出来。在讲到100万的时候,画了好一番功夫,来呈现一百万。从1个积木,到10个积木形成一排,到10排积木,再把这10排积木画成一个圈,然后我在爬行垫上爬来爬去画10个圈凑成1个爬行垫,再跑来跑去圈出一个个爬行垫,最后说起了一个个厅,一栋栋楼。不见得女儿就真的明白了100万,可能更多地是看到了已经很“大”了的爸爸,努力去表达更大。
《宝宝的量子纠缠学》这个故事,我不是太喜欢。主要原因是纠缠粒子其实主要是具有相反的属性,比如相反的自旋,而书中则用红蓝气球放进盒子里分开后拿出来同红同蓝。而且这个故事里充满了各种看上去很随意而且充满了转折的设定,比如气球能够决定自己的颜色,但必须同颜色,而且书中第一次说放进去的时候我们知道颜色,后面又说这一次连我们也不知道放进去的还是什么颜色,虽然物理学知识使我很清楚两次的情况不一样以及为什么,但是我完全没有办法把两次设定的区别形象地说清楚。如果连问题本身的设定都解释不清楚,又如何去把这个问题渲染得令人感兴趣呢?这个故事讲得特别费劲,我感觉我自己在女儿眼中也颠来倒去具备量子不确定性。整个过程中唯一有趣的可能只是形象地讲“纠缠”一段,我们俩的手缠绕在一起,直到分开依然遥遥“相缠绕”。
《宝宝的量子物理学》这个故事比较好讲。可以一页一页地复习质子、中子和电子,然后看着质子和中子抱在一起,而小小电子沿着轨道(火车轨道)绕着它们转(结合月亮不会掉下来的故事),吸收能量就可以往上面的轨道跳(小火车跟着跳,或者通过猛推小火车,自己沿着轨道到了上一层),发射能量就从上面的轨道跳下来(小火车又跟着跳),但电子不会在两条轨道中间,也不会跑到质子怀里(能量为零。)轨道像台阶一样一级一级,能量就是量子化的。量子的概念在前面ABC一书的时候也讲过了,是用爸爸妈妈和女儿的体重来(不严谨地)类比,说爸爸有几个她这么重,妈妈有几个她这么重,一个量子就是一个她,没有半个、小半个、半个。
《宝宝的光学》,最后看来的确是这个系列里最好讲的。主要讲了一个物体有颜色是因为它反射这种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透明就是所有颜色的光都能穿过它,所有颜色合起来变成白色,白色可以拆出所有的颜色,反射、折射、色散,最后讲了彩虹桥。光学充满了颜色、箭头,彩虹又和下雨相关,加上书本本身就足够形象,讲解的接受度也就和其他故事绘本一样,讲着讲着故事,就自然建立了光学这种魔法的秩序感。
整套绘本其实没有被完整地讲完很多次,其中《宝宝的物理学ABC》和《宝宝的牛顿力学》可能是被重复次数最多的,讲述的过程非常地沉浸与欢乐,也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各种浅浅的印记。我也很少主动拿起这几本绘本来讲给女儿听,主要还是女儿自己来记得自己的绘本,来选择我们讲哪本,往往女儿也是选择家中最多的人文绘本、好习惯绘本、故事绘本等等,而往往她选择物理学绘本,也是因为她在问为什么的时候,回答时一下子又涉及到了力、磁铁等等物理学概念。
除了平时在家里讲解绘本,我还一直坚持每次女儿早教(现在主要是上创意课)都开车送她和老婆去,每次除了课后等到她展示她做完的作品外,还固定都会在早教的读书角讲两到三本绘本再回家。这中间遇到几次女儿选了一些科学类的书籍,比如地球、人体、花草什么的,其实书本身是给大一些的孩子看的,字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但图画也非常形象,有很多细节和角度可以讲述,给女儿讲述的效果也很好。而这一套《宝宝的量子物理学》系列绘本,以婴幼儿为目标读者,的确做了简化,但恰恰是这种简化,使得故事本身略显单一,其实也并不见得更好理解。其实对于低龄的婴幼儿而言,更多地还是接触和体验,接触到一些名词、说法,体验到一些秩序、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反正是并不会懂的,那么为什么不去感受更完整只是比较形象的版本,“不明觉厉”一下呢?
整体而言,虽然这未必是裁剪得最适合婴幼儿的一套物理学绘本,也未必适合很多没有太深入的物理学背景知识的家长来讲述,我自己还是很喜欢这样一套绘本给我们带来的相处时光,同时也放下了一开始对科普或者引起对科学的兴趣这样比较高的预期。一如其他的几百本绘本一样,绘本本身只是一份材料、一种媒介,重要的还是专注、用心地和宝宝分享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观,并且在互动中感受那种晨曦般的天伦之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