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这个汉字在汉语的习惯运用上,就是平原、高原,也就是平坦的土地。太原,依据古汉语的意思,就是大原。可是从山西地理上我们可以知道,太原并不算得上是大平原,山西真正较大的平原,首先是运城盆地,其次是临汾盆地,也就是分别由涑水和汾水形成的冲积平原。而且这两处盆地事实上整体相接,并没有截然隔离。也就是说,它们也可以合起来看成一个“大原”。
理论上,中国应该可以有许许多多“太原(大原)”,而且它们不是指城池,而是指广阔的平地。但在古籍上,由于这个名字的重要性,它并没有被滥用。
《诗经·小雅·六月》描写了周王朝与玁狁族的斗争,其中有两节描写了双方的侵略和反侵略: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这里有一系列周朝的地名:焦获,焦获泽,古代有名的沼泽,主要由泾水汇聚;镐,周朝天子首都;方,应该是周围的护卫方国,当时镐京附近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姬姓方国(城);泾阳,泾水北部。
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大原,也就是太原。在古代,太、大在某种宏大表述中,总是可以互换的。“薄伐玁狁,至于大原”的意思,就是追击玁狁,到了太原。玁狁(xiǎn yǔn),又称“䞤狁”、“猃狁”、“荤允”、“荤粥”、“獯(熏)鬻”、“薰育”、“严允”等,都是当时对一个游牧部落的音译名称。
那么周朝的军队究竟追打玁狁到哪儿呢?我们先来看《春秋》记载的另一场更早的战争。
《春秋·昭公元年》经书记载:“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对此经语,春秋三传分别作了诠释。
《春秋左氏传》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
《春秋谷梁传》说:“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号从中国,名从主人。”
《春秋公羊传》说:“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原。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
在三个诠释中,都明确地指出,“大卤”就是“大原”,大卤是夷狄的称呼,大原(太原)是我们自己的称呼。那么游牧部落为什么要称它为“大卤”呢?因为这里有他们非常想要的一样东西:盐。《广韵》:“卤,盐泽也。”我们知道,运城的盐湖,是中国从炎黄时代一直到唐朝,最主要的产盐基地。而对中原人来说,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还是当时仅次于关中盆地的最重要农耕之地。
但这里仅仅是运城盆地,无关临汾盆地啊。《尚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这里记载的是大禹整治洪水后土地的情况:修治太原一直到岳阳。古籍中的岳,就是山西中部的太岳山,也称霍太山、霍山。岳阳,就是太岳山的南面。事实上,大禹族当时主要的居住地,就是在运城、临汾这个“大原”。
“太原”这个词语,还和一个从井田制过渡到人头税的历史事件有关。《国语·周语》说:“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意思是说,周宣王在攻打江汉一带时,几乎全军覆没,就“料民于太原”。这里的“料民”和“太原”,历史上解释不一,比如有人说这个太原就是一个大平地,让老百姓们聚在一起挑选士兵。这显然是对两个词语的完全误读。这里的料民,应该是对包括奴隶在内的人口进行税收。而太原,就是指周宣王权力范围内的运城、临汾一带(参考甸服这一古代政治概念)。
而本文开头的《诗经·小雅·六月》里“薄伐玁狁,至于大原”的那位天子,也就是想“料民于太原”的周宣王本人。同一个帝王所涉的两次太原,不应该有所不同吧。
那么为什么后来又把太原叫太原呢?原因就是古代人喜欢在搬家的时候,把地名也一并带走。太原也罢,唐也罢,晋也罢,都是从运城、临汾一带,由晋人带到今日的太原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