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童 “年”

童 “年”

作者: 漢卿9600 | 来源:发表于2021-02-15 10:06 被阅读0次

83年出生的我,最早可以朦胧记的86年时的事情,说是事情,其实也仅限于家人当时生活的某个瞬间的样子而已,但对于过年的最早印象,或者说最早意识到这是过年,已经记不清是几岁了。

只记得当时一匹大红马套上一架板车,板车上铺着草联 褥子,上面放着被子,母亲和我躲在被子里避着阵阵寒风,驾车的是两位表哥。在我们那里过年习俗中,初二之后是姑娘回娘家的日子,所以这天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会有娘家人来请姑娘回娘家过两天,路上 自行车最多,也有马车 牛车 或者拖拉机也有少量,这都是娘家人去请姑娘回娘家的,接下来就热闹了,每个村里都会有很多你不认识小孩,都是跟着自己母亲来的,那时上一辈姊妹多,谁家还没有个三姑四姨,大舅小舅的,姊妹们聚在一起,吃吃饭唠唠家常,聊聊李家长张家短的。

小孩子们则是表哥表姐表弟表妹玩在一起,闹成一团,男孩子喜欢放鞭炮,经常吓的周围邻家鸡飞狗跳的,村里门市部或者是货郎周边都聚了很多人,小孩居多,因为过年父母 亲戚都会给压岁钱,所以门市部和货郎的生意在那几天是特别的好,这样的年味一般会持续到过完元宵节。

童年 一个已无法回去,却又让人时常回忆的年,那时冬天当第一场小雪过后,就迫不及待地问父母,什么时候过年啊?大人的回答则是还有二个多月,那时对月份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大人这么说可能还有很长时间吧,那就熬着吧,一天 两天 三天  ……对年的期待,就像一颗种子发芽了,盼望着破土而出见到阳光一样。什么时候看到家家户户忙活起来了,磨面 卖肉 买菜  蒸馒头 剁馅子 炸丸子 给外公外婆送节礼等,就不在问大人什么时候过年了,因为知道“年”来了。

印象里一般都是从腊月中旬开始,赶集可以准备年货了,我们镇上5天一个集,买东西一般都是趁着赶集才能买到,那时交通不发达,去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买东西就算是很远了,所以一般都在就近的一两个集市买办年货。别看当时东西少,过个年老百姓可是非常认真准备的,可以说提前半个月闻到年的气息一点都不过的,而且具体的日子办相应的事情,比如哪天清扫屋子,哪天备面,哪天贴对联等,都是有点讲究的,女儿送节礼时一般都会包括鲤鱼,寓意年年有余,而且鲤鱼的尾巴是红色的代表喜庆,又和礼同音,如果你在我们那看到很多人拎着(一般都是用草绳从鱼鳃中穿过去)鲤鱼走街串巷,说明马上就要过年了。

当时瓦房很少,用凤毛麟角形容亦不为过,一般都是草屋土墙,但是过年前还是要把房屋打扫干净,物品家具重新整理一番,八仙桌 大衣柜  箱子柜子 菜橱等。镇上最大的年集是在腊月二十六,小镇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当时荀子还在镇上做过称呼为“令”的官员,也算是个远近比较有名声的镇了。

民国时期还有城墙呢,分为四个门 东门 西门 南门  北门,父辈们大都还是这么称呼的,东门和南门各有一个牌坊,东门的比较大一些,大红梁  牌坊上雕刻着很多图案,有八仙过海人物等,我是没看到过,这还是从父亲口中得知的,他小时候每逢集市都会去看,文革时期没有的,无法描述怎么没有的,就是感觉很可惜,

那时的集市上支架子摆地摊的居多,店面也有,像理发店 百货店 供销社等也有,集市是很有讲究,每种货物都有自己的市场,有木料市  牲口市  鱼市 菜市  布料市  铁市  粮食市  花炮市等等,这些市场都会划定一定的街道或者一片区域,买什么东西就要到相应的市场,比如你要买鱼然后还要买爆竹,那你估计要走很远,因为两个市场一南一北,路上还人挤人,脚碰脚的,又加上大街小巷塞满了各样的小吃摊,豆花  油条 包子 水饺  粥 粽子, 买糖葫芦的边走边叫 “糖葫芦……”,虽说天气寒冷但街市上倒也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卖气球卖灯笼的,卖糖果 卖点心的 ,卖年画卖对联纸的,卖糖人卖小玩具的,耍猴演杂耍的……鞭炮声 小贩吆喝声,这天好像你有买不完的年货,人山人海 年味十足。

过年前两天要去先辈的坟上祭拜祭拜,我们那是平原,人去世了后,都会埋在地里面,方圆都是地,中间是村子,祭拜先辈的物品一般都会准备一些点心 白酒 黄色的纸  鞭炮,时间一般都是在中午以后,乒乒乓乓野外鞭爆声不绝于耳。

小时候,对联一般都是写的,家族里有手笔比较好的,或者也有干脆自己写,这要花不少时间的,因为农村对春联很重视,都当做重要事情对待,大门框 门板,堂屋门框 门板 , 西屋或者东屋门框 门板 ,屋里套房 门框,只要是门或者门框都要贴,甚至床边的墙上也要贴上“身体健康”四个字,然后是院子里的 压水井上 灶台上  板车上  自行车上,鸡窝上,外面猪圈上,正对大门的前面邻居的屋墙上都有份,所以写对联可是大工程,谁家还没有一两支毛笔,二两墨水,半块砚台啥的,屋里屋外阵阵纸墨的味道,对联在三十中午之前一定要贴好的。

炸丸子 剁馅子 蒸馒头 鸡鱼肉蛋等等,这些可都要多多备足,因为这可是要从初一吃到正月十五的,过了十五这天,年才算结束。大街小巷 东庄西村鞭炮声可是没断过,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鞭炮声会达到高潮,那时你已分不清是哪边放的炮了,就像是一口大锅,下面燃烧着炙热火焰,锅里面煮了一锅开水,不停地发出来咕咕嘟嘟的响声……三十晚上一般都睡得很晚,特别是小孩子,大人在三十晚上要准备好初一早上的饭菜,因为初一不能动菜刀,具体什么原因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初一早上一般天不亮就会起床,因为鞭炮声吵的你根本睡不着,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鞭炮放了,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我扶着杆子,父亲把鞭炮挂上,一般都是50或者100个头的大炮仗,这时父亲都会取下来几个放在兜里留给我单个放,点着鞭炮后,父亲就会跑过来和我一起扶着竿子,鞭炮声音很大,冒着火光 咚咚响,我都是把头埋在怀里紧闭双眼躲避鞭炮的威力。

结束后,准备吃饭了,一般都会备几个菜一瓶葡萄酒,甜甜的那种葡萄酒,饺子是少不了的,饭后开始拜年了,你来我这,我去你那,家族辈分分的门清,小孩子穿上新衣服,左兜里揣着压岁钱,右兜里装着糖果点心, 三五成群,五六结队的,大家都挺“忙活”的。

有时还会专门看看左邻右舍写的对联,这家字写的好不好,那家用的纸不错,门梁上五张门联上印的什么图案,大红二绿黄居中,紫子排在蓝后面,门联从右边贴起一般都是这个顺序,看看谁家的门联有没有贴错的?对联写的都有什么?至今对一些对联还印象深刻,比如, 上联  爆竹声声辞旧岁 ,下联 红门朵朵迎新春。上联 大门外青山绿水,下联 草堂内富贵荣华。记的有一家几乎是年年贴那副对联,上联  春夏秋冬春为首,下联  梅兰竹菊梅占先。

另一家的对联没印象了,横批倒是很有个性“又是一年”,当时觉得好笑,现在想想心中五味杂陈。每家正对大门墙上都会贴 “出门见喜”四字,猪圈上贴上“猪肥满圈”,养家禽的地方贴上“鸡肥蛋多”,水井边上贴“井泉四海”,板车上或者自行车上贴“日行千里”,缸缸盆盆上也要贴个小福子,如果家里有做生意的工具,比如木匠的锯子等也要贴上“开业大吉”,不管养的用的,过年了,见者有份。

大门上红红的对联,门头插上翠绿的竹子,虽然那时还是茅草房 土墙子,但那确是我最快乐的童“年”,春回大地,万紫千红。

               

        汉  卿

相关文章

  • 童 年

    童年是牛背上飘荡的悠扬笛声 童年是小溪边脚底逃脱的小鱼 童年是掏鸟蛋摔下的累累伤痛 童年是假装肚子疼逃课的下午 童...

  • 童 年

    童年 是一部小摇车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童年 是一根长皮筋 跳啊跳 跳成小花猫 童年 是只小燕子 飞呀飞 飞到花丛...

  • 童            年

    曾经爬在父亲的独轮车上, 看春雨绵绵、看瑞雪兆丰年, 看洁白的雪花落地被人踩成泥土的颜色, 那时候我十分痛惜! 现...

  • 【童 年】

    |童年藏在|每一片落叶|何况野花||童年藏在|每一粒沙子|何况石瓦||每一只蜗牛都背负梦想|何况飞鸟||每一滴雨水...

  • 童 • 年

    春光明媚,丽日当空,初四徐闻爸妈家里,与爸爸在庭院里晒太阳,听爸爸讲小时候过年的趣事,爸爸的感慨,让我想...

  • 童 年

    当年折一枝灼灼桃花,眉眼带笑地挥舞奔跑着的是童年,后来只剩眼前人与厚厚习题,坐在窗边也不曾抬头望一眼的叫青春。 小...

  • 童   年

    童年是甜甜的糖果,幼稚的心灵,也是这一生中我最纯真和最快乐的时候!

  • 童 年

    童年总觉春天奇,老来有感春过之; 如若再回童年里,千万和春赶上去。

  • 童 年

    办公楼的下面是个很大的商品车装车场,盯电脑累了时,常呆看装车场里的人们在忙碌着什么。那日,习惯性的看窗外,...

  • 童,年

    过去的年。 上学的时候特喜欢考试,不管是暑假还是寒假,一考完都没参加散学典礼就直奔老家,三个毛孩挤着故乡的火车,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 “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dp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