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7年了,好多青春年少的事情已经走远,回忆也渐渐模糊。回首这7年,内心走过了怀念过去的头三年,超越现实的又三年,和正视现实的这一年。
毕业时候在大城床小城房中间做过艰难选择,最终回到家乡。人回来了,但心还飘在大城市,这一飘就是三年。三年里,我时常回忆过去,回忆大城市的繁华与便利,回忆学校里的单纯与美好。三年里,我也常常抱怨现实生活不如人意,抱怨雾霾严重,呼吸都会痛;抱怨人们的生活暮气沉沉,没有丁点儿活力;抱怨找不到美食,可以打打牙祭。闭上眼睛,活在过去,三年里没有感受到真实的生活。
三年过去了,时间磨去了我的学生气,但内心依然没有接受在小城生活的现实。这种不接受导致思想依旧没有着陆。看不上也不看好自己从事的行业。认为自己应该做点事情,离开这个地方。生活迷茫,加之对现实的无奈,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那两年网络上线知识付费栏目,我为自己重新勾勒未来,寻思先通过做一个兼职物理老师,然后做科普的知识付费,走出一条出路。于是,一有时间就学习国外大学的公开课,并固执认为工作上的所有事情都是耽误我的前程。为了增强实践,我在好几个高考群里化身一名学生,给大家在线做题答疑,帮助了很多高考的孩子,深藏功与名。很多孩子大学快毕业了,问我你怎么还在补习。这样的日子过了近三年。
2019年,毛主席的言传事迹给了我触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小资思想。我开始面对现实生活,重新寻找生活的锚点。
首先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这点其实不容易。大多数中轻年人恐怕都有小资思想,否则上面不会不停宣传《平凡的世界》,来慰藉心不甘的大多数,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平凡的人。大多数普通人还做着不切实际的梦。问问他们做的梦,他们都还愿意回答:要实现财务自由,凭着才情仗剑天涯,登上服不服排行榜,各类名利权情等等。问问他们为啥焦虑不开心,多数会说:年华易逝,人近中年,想做点事情,却一无所成。要做啥事情?人类文明史证明90%的人就是默默无闻、挑水种田的农夫,普通群众不要做无畏的挣扎。所以,安心接受做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事实。然而普通百姓也需要梦想啊,我们怎么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我想,就是要认清当前处境,活在当下,干啥就好好干,这就赋予了生命意义,这本身也是生命的意义。
然后需要切合实际的目标规划。目标就是建设积极心态,好好工作,争取进步。这个没有错。在一个小地方独一家的企业,拼尽全力争取进步是大多数人热衷的。一是社会关系需要,办事方便,还可以看到别人的“礼貌”;二是能抵达gray地带。规划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成长规划,将好的成长习惯固化下来,将能说会写的能力不断打磨。普通人一个朴实的梦想,就是不断完善自己,面对年龄增长,自己也在成长。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对于没有先天资源的大多数人,俞敏洪的这段话确是真理。我们就是要在深深的夜里,睁大眼睛,保持清醒的头脑,走出一条路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