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寻找薛定谔的猫》

作者: 逝水流觞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20:50 被阅读3次

    (1)理论上预测反物质的存在是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能量的平方等于质量的平方乘以光速的四次方。两边同时开方后,得出了E=+-mc2。其中正数结果即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正物质。而负数结果里,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c2自然是正数,那么就只有质量是负数了,因此推出了反物质的存在。

    但是,事实上,科学发展的经验证明,世界的复杂远超我们的想象,因此任何常规的思维方式都是一种自我局限而已。那么,带负号的为什么不能是c2呢?换一种说法,在这个公式里,还存在着速度值为虚数c*j的可能性。也即是说,这个公式不但反映了反物质存在的可能性,而且还反映了虚速度存在的可能性。

    如果存在着虚速度,那么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上,包括但不局限于速度方面,就增加了一个维度,这代表着我们可以用二维的眼光来观察以往的一维世界,或者用三维的眼光来观察以往的二维世界,这个世界的很多理论对我们来说将不会再成为一团迷雾,而是会像一张相片一样的清晰。

    可惜本人只有本科学历,缺乏更深层次的数学和物理功底,恕我无法进一步推导出“虚速度”所代表的含义了。

    (2)量子论和不确定性原理以及观察者效应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只能确定当你观察这个世界时,世界是什么样的,但是你无法确定在你没有观察世界的时候,世界在按照什么样的规律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只是因为我们从理论上预测到了反物质,我们才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了反物质;只是因为我们预测到了中微子,我们才用量子调制技术制造出了中微子。

    那么,会不会我们对世界的形成方式,从根本上就理解错了呢?根据我们的经验,一座房子的建成,必然是先建成地基,然后再在地基的基础上一层一层地搭建上层建筑。因此我们认为世界的形成也是这样:必然会先有前面的因,才有后面的果;必然先有微观的、普适的最基础规律,才会在这些基础规律之上形成上层规律,以及我们眼中的世界。

    然而就如我在前面所说,我们的经验相对于这个世界,连沙漠中的一粒沙子也算不上,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局限于现有经验呢?如果抛开现有经验,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必须要按照我们的经验来形成,这个世界完全有可能先生成宏观的一切,再去完善它的微观架构。

    就像很多经典小说与电影一样,小说和电影世界里的很多东西,并没有告诉你它的成因,它只告诉你它就是那样。如有魔法的世界里天然就有魔法,有异能的世界里天然就有异能,他就是那么出现了,无论你愿不愿意。然而当这些小说和电影成为经典之后,就会有很多人主动去完善它们的理论体系,去根据这些小说与电影里的原著情节推导建立起一个完全自洽而又庞大无比的背景世界。这些世界并不是从基础的理论架构开始诞生的,它们是先有宏观的小说情节,然后再由这些情节推导出了世界的基础背景。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世界也完全有可能是这样产生的——从基础向上按顺序生成不过是无数种世界生成的可能顺序中微不足道的其中一种,它的可能性占比无限趋近于零,我们不能因为它是最符合我们经验的一种,就认为它才是真实的。如果真的有一位造物主,我们并不能假设它是先创造出时间,然后才创造出这个世界的。而如果在它创造出世界的时候,时间还没有诞生的话,那么在它创造世界的时候因果律就是无效的,自然也就不存在基础规则与上层规则的因果关系了。就像在重力还没有产生的时候,盖房子完全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盖起。

    而如果这个世界真的不是从下往上生成的,那么根据现在的不确定性原理的困境,我们能不能假设,我们对世界的探索已经达到了世界规律的边缘呢?如果真是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停止任何对世界的进一步观察,而是根据我们对世界的现有观察结果,创造出一套完全符合现有观察结果,而又存在着无限可能性的世界基础理论出来,然后通过量子调制术“观察”到符合我们理论的结果,使我们的理论从理论变为现实——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创造我们的世界呢?

    当然这种想法更接近于唯心论,然而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的鸿沟,恐怕早已被填平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寻找薛定谔的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fd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