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被广告玩儿坏了的词,大概就是“精致”了。一提起“精致”,就能想起一连串教你怎么活着的广告片儿汤话:精致地老去啦,精致的下午茶啦,精致的生活方式啦……总之,不精致一下就对不起你自己,就白活了,甚至就低人一等了。追根溯源,最初把营销包装进“精致”这件外衣里的,应该是时尚杂志的编辑们。有个一度流行的段子说,月薪3000元小编们编写着月薪3万的生活方式。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家就是吃这碗饭的,人家的目标受众也不是普罗大众。后来,就像中世纪贵族庄园主的生活模式被普罗大众效仿一样,越来越多更接近底层的人们也在效仿高阶层人士的生活方式——人性里总有遏制不住的追求荣华富贵的基因吧!于是,商人们的嗅觉让更多的“精致”套路进入推销话术。从推销房子到推销香皂,都可以代入让消费者更“精致”的梦想。精致,涵盖了高档、优雅、卓越、有品质、优越感等一系列概念,既适用于高大上的新富阶层,又适合掂着脚后跟儿努力向上巴结的城市中产,既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我比别人更体面”,又能巧妙地回避“到底花了多少钱”,最贴心地照顾了大多数国人的里子和面子,堪称一时风头无两的营销热词。可很快,“精致”就被玩儿坏了,就像“小姐”被玩儿坏了一样。改开之初,大家把穿着时尚、谈吐不俗,出入于写字楼和高档酒店的高知都市女郎称为“小姐”,后来嘛,就不提了。“精致”也是一样,只是它“堕落”得比“小姐”更快。起初,“精致”指代的是一整套建立在相当经济基础上的生活方式。滥觞至今,一对珍珠耳环、一条宝石项链,甚至一支200块的口红,也跟“精致”挂上钩了。如果这么容易就“精致”,那“精致”还值钱吗?既然不值钱了,还让人“精致”,那不就是骂人吗?幸亏总理敲醒了我们还生活在一个6亿人月入1000块的国家。背着房贷、当着孩奴的所谓“中产”,焦头烂额地搬砖才是他们的生活底色,留点儿精气神,还要应付诸如疫苗造假、食品安全、家暴凶杀之类社会新闻的强刺激,悲天悯人之余还要千方百计规避各路风险,如果这种时候还要被社交软件上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营销广告打开天灵盖儿灌输指点怎么精致地活,那简直就要分分钟爆粗口了。在一个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里,受群体追捧的热词从出现到被摒弃的周期越来越短。受众群体是短视的、反理性的、靠不住的,今天奉你上宝座,明天弃你如敝屣,全看不可捉摸的心情。反者道之动。一件自我标榜的东西,总要有标榜不起来的时候,总有走向自己反面的时候。不过好日子,不过坏日子,只过条件允许的日子。有平常心才能万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