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风物 | 上衣下裳:苗族同胞的华夏衣冠

风物 | 上衣下裳:苗族同胞的华夏衣冠

作者: 小嘟博士 | 来源:发表于2018-08-10 14:48 被阅读0次

 作者:小嘟博士

参见 严世涛:《黔西南苗族服饰》,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下同。

01

在黔西南,少数民族同胞讲的话,其实是非常文雅的古语。

 比如,地道的苗族和布依族,通常把买衣服讲为“买衣裳”。

 “衣裳”就是一个非常典雅的古语。 上衣下裳,华夏衣冠是也。典出《周易·系辞下》: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衣冠之制,是礼治的第一要义。

 礼失求诸野,相对于日用而不觉的少数民族同胞,我们中的很多人是没有文化的。

 在布依语中,称呼汉族同胞最早的用词是“布哈”(音译)。“布”是人的意思,“哈”就是“夏”的古音。四川人经常说“等一哈”,就是“等一下”。“夏”“下”同音。

合起来,就是“夏人”,华夏之民,是不是瞬间觉得高大上了?

比某些人一口一个“大汉”,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02

 许多人印象中的苗族服饰,通常都是这样的:

本图来自网络

没错这是盛装,但这是“有事找大哥”的小妹和阿幼朵妹纸上台唱歌表演的时候穿的。

毕竟,她们不用上山下地干活,才能一天头顶大牛角、项上银圈圈、手上大圈套小圈地这么炫。

苗族同胞服饰文化的内涵,可不只是炫富这么粗浅。

其服饰上所绣动植物纹章、日月星辰、山川人物造型,是象征他们祖居之地、迁徙路线的纪事史诗。

 服饰即文字,为的是让子子孙孙永远铭记自己是谁,来自何方。

03

 以下不想写了,直接上图,你们感受下。

相关文章

  • 风物 | 上衣下裳:苗族同胞的华夏衣冠

    作者:小嘟博士 01 在黔西南,少数民族同胞讲的话,其实是非常文雅的古语。 比如,地道的苗族和布依族,通常把买衣服...

  • 上衣下裳的起源

    衣服的功用在于护体障身。 身体的最主要部份在上体的躯干,故保护躯干,防御严寒酷的上体遮盖物,称为“上衣”《释名》载...

  • 汉家衣裳

    衣裳,“上曰衣,下曰裳。”衣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礼仪,华夏作为“衣冠上国,礼义之邦”,衣裳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

  • 汉服反映的华夏信仰

    汉服反映的华夏信仰 衣裳,即上衣下裳,是汉服中最基本最古老的款式,象法天地,是华夏最高贵的祭服、冕服、朝服的基本款...

  • 五分钟了解汉服(2)

    汉服从形制上主要有三类 1、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 **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 2、深衣...

  • 华夏衣冠

    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 见客宜庄服,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 服装是社会变迁的舆图,...

  • 华夏衣冠

    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 班级:50美本一班 姓名:龙雨娟 汉服文化的传承“汉服”一词, 最早见于《 汉书》。广义指...

  • 清代对中国服饰的全面改革从帽子开始

    服饰作为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深厚的精神文明内涵。 从新石器时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为髻开...

  • 汉服系统知识大纲之汉服基本结构体系(首服)

    首服,亦称元服。元本指头。黄帝垂裳制天下的时候就发明了冠,“峨冠博带”自此便成了华夏衣冠的代称。 汉民族的成人礼—...

  • 苗年

    苗族同胞自古以来,拥有自己的历法,也称为苗历,“苗年”就是每年的苗历之首日,类似我们汉族的“春节”,是苗族同胞最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物 | 上衣下裳:苗族同胞的华夏衣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gk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