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
热点简介:成都248所贫困县使用成都7中的优质教学资源使高中升学率涨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感想:自己当时看了这则报告之后,感触启示挺多的。
第一,我也是从一所小县城里走出来的学生,当年我们县重点高中高三应届班20个班平均每班80人,高四复习班20多个班平均每班90人,但即使是复习班,常规班里升一本的也就5,6个学生。当时自己并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原来就在河南省会好高中(比如外高)一本率能达到98%,而且还是除去报送生。
第二,现在自己也当老师了,看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公立学校教育体制落后也是感慨万千;
在《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这篇文章中,首先我们能感受到科技对促进教育效率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科技终究是人类的工具,好的科技工具就像是杠杆一下能放大原有的优势,但关键还得靠人去寻找那个支点,还得靠人去积累那些最初的原有的优势;
在这篇文章里,禄劝中学(贫困县的那个中学)原有的优势是哪些人呢?读完这篇文章的朋友可能知道那些最初的优势就是禄劝中学的校长和那些新聘用的年轻老师。
首先,禄劝一中校长思维开放,眼界开阔,(可能村里人在刷抖音看快手,人家却想着用直播改变教育质量)想到靠网络直播提升教育质量,然后敢聘用年轻的新教师,然后用小班授课,双师课堂这些资源去让本地学生来本地高中上课;
说道这里,我们忽略了谁?没错就是禄劝一中的老教师,在这篇热点文章中,提到这些原来的老教师都是挑剩下的老师,面对技术其实是拒绝的,感觉自尊收到了打击并不会积极配合。
有的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批判这些老教师了。
不知道这些人在批判的同时有没有想到,为什么这些老师会变成这样?我们还忽略了什么?
为什么禄劝一中的校长不靠zf,补考jyj去寻找名师资源呢?
没错,因为他知道靠zf,靠jyj,不如靠技术,靠高薪挖来的老教师不如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正所谓人背不能怨社会,命苦不能怨zf,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还得走符合当地实情的特色主义教学路线;在这里给禄劝的校长和那些年轻的老师点32个赞!
点赞的同时,我也留下一些问题:
为什么有经验的老教师比不过没经验的年轻老师+一块屏幕(名校资源);
为什么现实生活里有些老师会变得那么慵懒,不求上进?这是个例还是普遍存在?
为什么有些大城市的老师愿意放弃编制跳出体制去教育机构当老师?
为什么zf天天喊,年年喊要提高教师待遇,甚至还要提到公务员的薪资水平?
为什么zf天天喊,年年喊要提高教师待遇,甚至还要提到公务员的薪资水平,但有些地方还是招不到老师,但公务员报名却异常火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