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书是陈彦的《主角》,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讲述的是秦腔名伶忆秦娥从放牛娃到剧团烧火丫头再到配角直至主角的奋斗过程,今天把上部读完了,大有相见恨晚的之意。
这书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生动,方言是一大亮点,好多方言跟我这儿一样,让我读起来感觉很亲切。主人公仿佛是为戏而生的,是个标准的戏虫,生活中人人都说她瓜,一旦开始学戏,她不仅能吃尽所有的苦,且能忍下一切委屈,她不怕吃亏,也不喜欢像别人一样为了演主角争得头破血流,偏偏就是这样不争的她,因为过硬的基本功、良好的先天条件获得出演主角的机会,成为省里的台柱子、大名角。
忆秦娥本来叫易招弟,是地道的农村娃,六七岁开始放羊。在她快到十一岁时,在县剧团敲鼓的舅舅把她从家里带走,说是县剧团在招学员,带她去试试。她舅带她走出村子后,把她的名字改成易青娥。
到了县剧团,她舅请胡老师教她声乐、形体等基础课程,她努力地练着,最终考上剧团,进入演员训练班。这次招了80名学员,其中好多是干部子弟。学戏是个苦差事,一些人受不了这份苦,当了逃兵。可易青娥不怕苦,她特别能忍,就是掉眼泪,也不会让别人看见,她每天闷头练功,话很少,城里人笑话她,她也闷不吭声。
她舅仗着自己故鼓敲得好,不把领导同事放在眼里,同时生活作风有问题,最终在一次演出中发生了重大事故,被警察带走判了五年。易青娥伤心极了,半夜离团出走回家了,第二天,胡老师带着几个人寻到家里来,给她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她跟着胡老师回到剧团。
因为受到舅的牵连,她被分到伙房当了烧火丫头,当然还做一些别的杂事。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仍然坚持在空闲之余练功,这一幕正好被剧团一个老戏骨看到了,他觉得这丫头是学戏的好苗子,当即决定收她为徒。她努力地学着,最终四个老戏骨都来教她,帮她排戏,并且在下乡巡演中表现出色。
本来以为这次她可以撤离伙房,专心学戏了,四个老戏骨也为此事积极奔走,可领导硬是没松口。待到这个领导走了,新上任的领导立刻把从伙房调出来,为她量身打造了几部戏,她便投入到紧张的排戏中。正好在这时,她就减刑一年出狱了,她更加有兴头排戏了。
戏排好了后,先在县里演出,受到了领导和广大戏迷的高度赞扬;后来去区里巡演,反应更是热烈。在区里巡演时,著名剧作家拜访了她,建议她取个艺名:忆秦娥,并让她多读书。回来后,省里的领导打电话打剧团,要她去省剧团报到。在离开剧团那天,她决定以后就叫忆秦娥。
读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忆秦娥,用现在的话说,她把一把稀烂的牌打得很出彩。剧团里那么多专业学戏的,居然被她一个烧火丫头抢走了所有的风头!她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忍别人不能忍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