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60秒原文】
昨天我们讲到了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我们面对一个无法讨论的问题,是不是可以把它转化成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比如说,有两个人想跟你结婚,你选择哪个呢?
既然你纠结,那这两个人肯定是各有优劣嘛。这就没法讨论了。所以,这个问题就可以转换成:如果两个人我都错过了,哪个我更加遗憾?
这个问题,你如果觉得还是没法讨论,那就再进一步转换。为什么我更加遗憾呢?肯定是因为他身上有我此刻更不能缺的东西,缺了这个,我就不是我了。所以,你看,问题又转换了,变成了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转换:我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如果不满意,我期待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呢?两个人当中,谁更能帮助我成为那样的人呢,我就跟谁结婚。想到这,一个本来很纠结的问题,基本上就清清楚楚,结论马上就出来了。
【启发】
拆掉思维里的墙,我们大多人习惯性的被一个复杂问题吓倒了,觉得很复杂,内心首先产生了抵触,那么它自然持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当我们碰到一个复杂问题时,可以考虑先拆解,当拆解完后还是很复杂,那就继续拆解,直到拆解到成为一个最小化可执行的动作,会紧接着由这个小动作触发新的灵感,新的灵感持续输入带来新灵感,很快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原来没有那么复杂,我们是有信心可以完成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