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开车经过家门前的弄堂,一侧停满车后另一边车子开都开不过,折腾了十几分钟才从这条小巷子里艰难钻出来,不禁感叹是城市变小了,还是我变大了。
记忆中,在小时候的巷子是长长的。
小时候最怕被奶奶叫去丢垃圾,提着垃圾走到垃圾房,感觉好远好远,实际上也只有一两百米。
印象非常深刻的还有“爆炒米”,小时候偶尔会有爆炒米的师傅来,他总会驻扎在几条巷子交汇的地方,一来,那边有一小片空地,二来,交汇处,可以吸引来不同巷子的小朋友。
![](https://img.haomeiwen.com/i6958311/a4545a913705781f.jpg)
每当这时,我总会想方设法从家里讨点大米,还有白糖(我记得,自己带糖和用他们的糖,价格是不一样的);如果碰巧过年,家里可能还会有晒干的年糕片,爆年糕片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比玉米爆出的“哈力克”好吃一百倍!!!(猪猪个人喜好)
小朋友们拎着自己的原材料有序排队,看着火苗窜起的锅炉上,师傅在转着爆米花的机器,刷刷刷一圈又一圈,等得好不心焦,恨不得立马能好。可等到真好了,师傅一句“响了~”,马上要开炉的时候,我就怕得赶忙往家跑,可才跑到半路“砰”地一声在空气中炸响,于是又赶忙原路跑回去。
记忆中,吃一次爆米花,要来来回回跑好几趟,索性那时候年纪小,隔壁邻里又都相熟,没有人来跟你争论是否需要重新排队的问题。
在这来来回回的奔跑中,我觉得,这条巷子好长啊!
如果说,一把爆炒米➕开水是人间美味的话,那炒米糕简直就是“满汉全席”的存在了!!
印象中,我看过几次制作炒米糕的过程,师傅得先确认有多少人要,才会决定是否要做一批。(现如今电商行业中的先预定,再开工的这种方法早在互联网出来之前就有了)依稀记得师傅会把炒米和糖浆混合,然后倒在一个木筐中,那混合着糖的炒米从锅里倒出来的时候还冒着热气,拉着丝,然后师傅会用铲子似的工具将糖浆炒米平铺在木筐中,并压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6958311/aa020f2ee7c560c8.jpg)
接下来就是考验功夫的时候了 —— 学会等待,把一切交给时间。等待炒米慢慢变凉,糖浆也凝固变硬,师傅就会拿出刀来将炒米糕切块。
有时候心急吃不了硬炒米糕,在它还很烫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去掰会弄得一手黏糊糊的。
后来上了学,天天要从那垃圾房过,也还觉得那是一条冗长的小巷。直到因为读大学,好几年没回去了,重回才惊觉,原来距离是这么地近。
还有那爆炒米,我也不怕那响了,可惜也再难听到那响了;后面偶尔在路边看到有人拿着同样的设备在卖,“哈力克”、“爆炒米”、“炒米糕”也都有,但是“年糕片”却再也没有吃过;而那些和我一起拎着袋子排队的儿时伙伴,现在更是走在路上可能都不认识了…
时光还是要有意思点才好吖~这样留下的记忆才够深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6958311/d3a190648a480499.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