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幼时记趣 #爆炒米#

幼时记趣 #爆炒米#

作者: 猪猪侠zy | 来源:发表于2022-08-23 23:10 被阅读0次

那天开车经过家门前的弄堂,一侧停满车后另一边车子开都开不过,折腾了十几分钟才从这条小巷子里艰难钻出来,不禁感叹是城市变小了,还是我变大了。

记忆中,在小时候的巷子是长长的。

小时候最怕被奶奶叫去丢垃圾,提着垃圾走到垃圾房,感觉好远好远,实际上也只有一两百米。

印象非常深刻的还有“爆炒米”,小时候偶尔会有爆炒米的师傅来,他总会驻扎在几条巷子交汇的地方,一来,那边有一小片空地,二来,交汇处,可以吸引来不同巷子的小朋友。

每当这时,我总会想方设法从家里讨点大米,还有白糖(我记得,自己带糖和用他们的糖,价格是不一样的);如果碰巧过年,家里可能还会有晒干的年糕片,爆年糕片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比玉米爆出的“哈力克”好吃一百倍!!!(猪猪个人喜好)

小朋友们拎着自己的原材料有序排队,看着火苗窜起的锅炉上,师傅在转着爆米花的机器,刷刷刷一圈又一圈,等得好不心焦,恨不得立马能好。可等到真好了,师傅一句“响了~”,马上要开炉的时候,我就怕得赶忙往家跑,可才跑到半路“砰”地一声在空气中炸响,于是又赶忙原路跑回去。

记忆中,吃一次爆米花,要来来回回跑好几趟,索性那时候年纪小,隔壁邻里又都相熟,没有人来跟你争论是否需要重新排队的问题。

在这来来回回的奔跑中,我觉得,这条巷子好长啊!

如果说,一把爆炒米➕开水是人间美味的话,那炒米糕简直就是“满汉全席”的存在了!!

印象中,我看过几次制作炒米糕的过程,师傅得先确认有多少人要,才会决定是否要做一批。(现如今电商行业中的先预定,再开工的这种方法早在互联网出来之前就有了)依稀记得师傅会把炒米和糖浆混合,然后倒在一个木筐中,那混合着糖的炒米从锅里倒出来的时候还冒着热气,拉着丝,然后师傅会用铲子似的工具将糖浆炒米平铺在木筐中,并压实。

接下来就是考验功夫的时候了 —— 学会等待,把一切交给时间。等待炒米慢慢变凉,糖浆也凝固变硬,师傅就会拿出刀来将炒米糕切块。

有时候心急吃不了硬炒米糕,在它还很烫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去掰会弄得一手黏糊糊的。

后来上了学,天天要从那垃圾房过,也还觉得那是一条冗长的小巷。直到因为读大学,好几年没回去了,重回才惊觉,原来距离是这么地近。

还有那爆炒米,我也不怕那响了,可惜也再难听到那响了;后面偶尔在路边看到有人拿着同样的设备在卖,“哈力克”、“爆炒米”、“炒米糕”也都有,但是“年糕片”却再也没有吃过;而那些和我一起拎着袋子排队的儿时伙伴,现在更是走在路上可能都不认识了…

时光还是要有意思点才好吖~这样留下的记忆才够深刻~

相关文章

  • 幼时记趣 #爆炒米#

    那天开车经过家门前的弄堂,一侧停满车后另一边车子开都开不过,折腾了十几分钟才从这条小巷子里艰难钻出来,不禁感叹是城...

  • 幼时记趣

    又到了柿子上市的季节,校园门口的水果店里已经排列了一排又一排红彤彤的柿子果,仿佛秋天也是这样深橘到透红的颜...

  •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 旦,有假仨,唔友故游之。夜 半,聊于寂,遂出之。灯火通明, 幽趋观也,有馆焉,进之。 宽衣解带,浴更袍,...

  • 幼时记趣

    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家人在姥姥家聚餐,看到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似乎很有趣,酒这个东西,对那时的我就是迷一样的存在。 ...

  • 幼时记趣

    我小的时候,也能像沈括那样,睁着眼睛看太阳。只要盯着太阳看一会儿,你的眼睛就会适应太阳的强光,适应后你看到的就不再...

  • 幼时记趣

    余幼时,家中独子,宠爱有加,乃至性甚顽劣。 舅母家中尝有良田几亩,春播苞谷,时至金秋,累累待收。余闻之,大喜。邀表...

  • 幼时记趣

    小时候,随爸妈在苏州生活过几年。 苏州是水乡,一条主河道,分出许多旁支。家家户户傍着河,我家便紧挨着其中一支。 河...

  • 《浮生六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也许你知道沈复是幼时记趣的作者,可却不一定知道,幼时记趣选自他的《浮生六记》,浮生啊,说长的早已厌倦了生活,说短的...

  • 闲谈|幼时记趣

    文/图 林夭 连日来的阴雨天终于止住了,天虽依旧泛白,却也有几缕青色,裹着秋的清冷,晕着淡雾,太阳也时隐时现,此时...

  • 幼时校园记趣

    今天回老家劳动,在出去时,被堵在学校附近了。于是,细细端详这承载我童年记忆的母校。 老旧的母校是泥砖青瓦结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幼时记趣 #爆炒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ml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