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习

作者: 刘文莲 | 来源:发表于2024-01-15 22:06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推崇贤能,以使人民不起竞争;不抬贵稀有之物,以使人民不做偷盗之事;不展示能引起贪欲的东西,以使人民心意不乱。

所以圣人对天下的治理,是空虚人的心志,充实人的肠胃;削弱人的意志,强健人的体魄。常态化保持人民于无知无欲的状态,让那些智巧之士不敢有所作为。做“无为”的事,则天下无不顺治妥当。

老子的人生哲学,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不尚贤是为了保持人民本性的淳朴。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如果社会出现贪欲的风气,肯定会挑起人们的占有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

许多人认为,老子“常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是愚民思想,其实不然,事实上老子并不主张去除人的正常欲望,他实际是主张“少私欲”,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个人觉得,我们要有一定的、适度的欲望(如,自我价值的实现),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当然这需要我们时时觉察、觉知、觉行,才能保持心性,不能把欲望变成贪欲,贪欲会成为累赘,贪欲只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麻烦,贪婪是一切祸乱的根源,不论做人处事,都必须控制贪欲。

今天儿子写作业一会弄弄这,一会弄弄哪,总不在状态。我坐在旁边看着着急,忍不住唠叨他,说他浪费时间,原本早早就能完成的等等,这么说不但没起到作用,反而更慢了!

分析整个过程——我认为他能认真、快速的写,我期待他能认真、快速的写,期待他不用我操心。当这些期待没有被满足,我的内心就起了化学反应——着急、焦躁,进而就采取了唠叨、发号施令等不当的行为!

觉察到这点,马上转念,调整状态,和儿子协商采取计时的措施,果然一会就搞定了,皆大欢喜!

相关文章

  • 学而习之

    临睡前,看看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心里盘算了下,今天的目标还有一个没达成,写觉察日记。今天是充实的一天...

  • 学而习之

    这两天和三个人交流了一点体会。 很多人在某些时刻都在经历差不多的事情。 譬如钱少事多繁杂迷茫的工作,承担大量与权利...

  • 学而时习

    昨天坐了客车,地铁,今早6.00起床去坐轻轨 邻座大妈的面包香味诱人,因为吃不到,让我联想到钱钟书的句子 "皮包,...

  • 学而习之

    前几天,看了我们学论语平台上梦秋老师的视频,“辅导孩子作业,家长出现情绪问题怎么办?”很有启发,我点赞了,也收藏了...

  • 学而习实习过

    从心底里想去学习,去学了,仅仅是学。

  • 学而知,习而识

    学习知识,其实分两部分:学而知和习而识。 学而知,就是通过耳听眼看来了解用字符图表形式化的知识,也就是知道信息。 ...

  • 学而时“习“之

    近来和哈罗探讨学习的问题,他说在犹太人的传统中,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所以在学校里,老师会一直强调,你们...

  • 学而時习之

    昨天巧莲组织了一场泉州同学的共修、她分享了助教班学习的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有几点受启发:谈到前三个习惯和红...

  • 学而识习之

    2017年10月14日,农历八日二十六,晴。 长泰前两天教弟弟每天三个英语单词,今天来测试一下,有两个单词...

  • 学而思习之

    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关于生存或者是成长的问题,很久没有这么正儿八经的胡说八道了,虽然写完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nh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