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习

作者: 刘文莲 | 来源:发表于2024-01-15 22:06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推崇贤能,以使人民不起竞争;不抬贵稀有之物,以使人民不做偷盗之事;不展示能引起贪欲的东西,以使人民心意不乱。

    所以圣人对天下的治理,是空虚人的心志,充实人的肠胃;削弱人的意志,强健人的体魄。常态化保持人民于无知无欲的状态,让那些智巧之士不敢有所作为。做“无为”的事,则天下无不顺治妥当。

    老子的人生哲学,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不尚贤是为了保持人民本性的淳朴。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如果社会出现贪欲的风气,肯定会挑起人们的占有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

    许多人认为,老子“常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是愚民思想,其实不然,事实上老子并不主张去除人的正常欲望,他实际是主张“少私欲”,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个人觉得,我们要有一定的、适度的欲望(如,自我价值的实现),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当然这需要我们时时觉察、觉知、觉行,才能保持心性,不能把欲望变成贪欲,贪欲会成为累赘,贪欲只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麻烦,贪婪是一切祸乱的根源,不论做人处事,都必须控制贪欲。

    今天儿子写作业一会弄弄这,一会弄弄哪,总不在状态。我坐在旁边看着着急,忍不住唠叨他,说他浪费时间,原本早早就能完成的等等,这么说不但没起到作用,反而更慢了!

    分析整个过程——我认为他能认真、快速的写,我期待他能认真、快速的写,期待他不用我操心。当这些期待没有被满足,我的内心就起了化学反应——着急、焦躁,进而就采取了唠叨、发号施令等不当的行为!

    觉察到这点,马上转念,调整状态,和儿子协商采取计时的措施,果然一会就搞定了,皆大欢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nh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