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人发起了一个众筹。
什么项目呢?
比较搞笑,买一个时间管理软件的使用教程,大概是600块,他想找几个人凑钱合买,这其实算不上众筹,叫团购比较合适。
这个群是付费的macOS交流群,前年刚换MacBook Pro时加的,群里大多数时候都非常安静,基本没有人在里面闲聊,所以很和谐,没有争执,没有互怼,很多时候都感觉不到群的存在,所以也就一直没退。
这样的群自然没几个人会搭理他,但是他不死心,反复群里面宣传,连刷三天屏,甚是烦人。
有人看不下去了。
群友A起头嘲讽:不要妄想买个软件上个课程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群友B补刀:对于这种你认为能让自己脱胎换骨的课程居然原价购买都不舍得,还想几十块买了?
群友C圆场:其实软件的使用看官方帮助文档就够了,买第三方录制的教程没多大意义,也就标题起得唬人,操作都是一样的,自己多用几次就会了。
安静了。
最后那人加自己一共才凑到三个,也就是还要每人200,团购失败,嫌贵,哈哈。
这个事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每天放学都要带一堆书回去的同学,带回去不会看,但不带回去心里不舒服,有时候不知道带什么书回去就随便塞几本,或者是问同桌:你今天带什么书回去?
这个人也是这种状态,买了就能改变他的状态吗?
我的直觉是肯定不会,一成不变,有心要研究的话根本不会在群里浪费这么多时间,纯粹是买个心理安慰,拉几个人下水显得自己没那么傻而已。
这叫啥?假装自己很优秀很勤奋做个样子给别人看?
其实他是焦虑。
不买不行吗?
不行,要被时代抛弃了。
谁说的?
自然是做这个课程的人,套路是这样的:先提出一大堆问题洗脑,制造焦虑;再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买个课程吧。
简单总结就是:你为什么不行?因为没用我们的产品。
有效果吗?
还真有,最起码买了后不焦虑了,至于能带来什么改变,看你造化吧。
近两年热捧的「知识付费」,大多是这样的套路,先制造焦虑,让你害怕落后于人,恐惧被拉开距离,到了胡吃海塞,什么都想要地步,就开始收割了。
被收割其实并没有多大不了的,顶多就损失几个钱,毕竟韭菜生命力强,割了还能再长。
最大的坏处是影响了被收割者的心性,且不说被灌输了一大堆东拼西凑浅显的「知识」有多糟心,最严重的是简化了世界的复杂性,把复杂多维的事情解构成单一维度的简单事件,让被收割者迷信捷径,沉醉于自己动动手就能翻天覆地的美梦中。
年初的时候,朋友圈举行一年一度的吹牛逼大会:晒年度计划。看到很多人都把读多少书作为计划之一,最厉害的一个写的是读100本,我手贱在下面留言:还用上班吗?
被拉黑了。
一年100本书是什么概念,平均三天半一本,小本的书总也有10万字左右吧……
吹牛都不按按计算器?还是脑子被洗坏了?
听说读书有用,你来一百本,有思考过为了什么读,要达到什么目标吗?
绝对没有思考过,就是为了刷个榜而已,刷完就牛逼了吗?
在他们的眼里应该是的吧,前面说了,心性变了,用单一维度看问题,刷10本不够就来100本,成功就这么简单,世界就这么单纯。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社会教他重新做人。
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个思维陷阱:好的,有用的,都应该拿在手里。不管是否有这个需要都一个劲的往嘴里送,艺多不压身,也许以后有用呢?
偏偏现在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每天一起床各种信息扑面而来,能让你一天刷个不停,然而有什么用?
看到的都是皮毛,知道这么多各行各业杂七杂八的信息对你的生活也毫无帮助。
其实这里面绝大多数不是你需要的,却能消耗掉一大半的精力和注意力,这就变成了一种噪音,再好听的音乐在不适当的时候出现都是噪音。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迷茫总是沉迷于各种杂乱的信息里面呢?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如,很多人的首要目标是赚钱,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靠什么赚钱,要走一天什么样的路,上着班觉得做小生意不错,就辞职了;做着小生意觉得太累又被忽悠去搞直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能赚到钱就怪了。
早上,要去广州,貌似广州今天开始限外,开车应该不方便,于是叫了辆滴滴,全程十五六公里。
路上比较堵,半小时才走了不到一半路程,司机发起了牢骚:在广州的早晚高峰开车真蛋疼。
我搭话:现在开始限外了,以后或许会好点。
司机说:开四停四的限外政策真脑残,你看我现在1号送你去广州,不管234号去不去广州,5678号都不能去了,但是我跑车难免会遇到去广州的单子,你说到时候怎么办?真不如深圳限早晚高峰人性化。
我说:政府的考虑角度不一样,开四停四这四天是留给来省会城市办事的人用的。
说话间,一辆公交车挤了进来,司机狂按喇叭拉双闪,我看了一眼司机,大约30来岁,嘴唇嚅动了一下,但是没有发出声音,又瞟了一眼他的手机导航,一大段深红色。
我说:别着急,不赶时间,安全第一。
司机说:这些公交车真TM没素质……你不着急我着急啊,去广州没钱挣,堵就不说了,到了广州是接不到单的,要空车回来,一遇到去广州的我就希望速战速决。
我说:现在跑滴滴不是一天能挣五六百吗。
司机说:五六百要从早上跑到晚上,十多个小时,运气差的时候才三四百,扣掉油钱伙食费你说还能剩多少?滴滴抽成还TMD贼黑。
我说:你是全职做这个吗?我看很多司机都是兼职跑跑的。
司机说:现在是全职在跑,前几个月听朋友说跑滴滴挺挣钱的,还给我看了一大堆收入图,经不住诱惑零首付买了这辆车,进坑后才发现没这么好做,他纯粹就是想卖台车给我,操!
我说:以前做什么呢?
司机说:以前做过的事情就多了,进过厂,做过销售,开过小店,卖过保险,搞过装修……我都快不记得自己做过多少行业了,现在跑滴滴也不知道还能跑多久,听说也要办各种证了。
我说:怎么没坚持做一份工作呢?
他说:以前年轻没定性,看得眼花缭乱,现在是由不得我选了……
司机打开话匣子收不住,一路唠叨,好在没有流露出太多怨气,只是让人感觉到很多无奈,但是也不好评价些什么,总不能泼盆冷水说:「都是你自己作的」吧?
路还是很堵,最后我选择在就近的一个地铁站下车,并给他加了些感谢费,司机盛赞了我这个「明智的选择」,说我最少能节省20分钟。
其实我只是不想再听了,类似的故事已经听过看过太多,年轻的时候选择太多挑花了眼,什么都没做成,上了年纪被生活逼着走。
都是自己作的,怪谁呢。
我也曾经有过一段挑花眼的时间,但是我觉醒比较快,发现苗头不对就调整方向了。
准确的说,我是顿悟的,在经历了很多故事之后,突然间觉得这样毫无意义,不想再这样苟且下去了。
然后我做了两件事:第一是给自己减负,从生活工作时间各个方面都来了一次清洗优化,家里用不上的「好东西」处理掉,可有可无的项目砍掉,手机上百个app删剩十几个,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断舍离》那本书……第二是让自己平静下来并且保持内心的平静。
效果很明显,减负和平静之后很容易就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了。
过程很痛苦,故事也表较多,以后慢慢讲,写在「渐变」那一系列。
怎么样才算知道自己要什么呢?第一,知道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也就是大方向;第二,知道要走那条路去达成那个目的,也就是知道路线;第三,知道怎么做,也就是方法论。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