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随着这个时代的来临,就像改革的春风一样,充斥着商业弥漫的气息。
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当下最火的创业项目就是,如何创造引领用户为知识付费,顾名思义,我想讲的是自媒体人,是新媒体。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当微信推出公众号,一步一步的引导原创作者去更新优质内容的同时,也在帮助着很多有能力创造优质内容的人,成就一份事业,对于赞赏这件事已演变成了,写作者和读者、用户去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
看到了喜欢的内容,微微一笑,用一点心意来满足对方心灵和世俗化的开心,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和支持,支持原创作者继续生产出优质的内容,仅此而已,但没想到的是当硬件巨头苹果公司,看到微信一步一步的推出小程序的动作时,开始了对于平台占领的危机感,也许暂停微信赞赏功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今天,微信方面宣布,因苹果新规定出台,对应用内支付规则进行了变更,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从今日起被关闭。赞赏功能关闭后,公众号作者只能在文章中通过展示二维码,通过个人转账来获取支持。
并且在苹果最新的规定中,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IAP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及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这背后的潜台词是,苹果认定微信公众号内的打赏机制是一种虚拟支付,而在苹果的规定,虚拟支付都必须只能走苹果渠道,即先向苹果账户充值再来内购。所以就引发了要收取微信知识付税的要求,对于每一笔公号赞赏就必须交 30% 给苹果,微信显然是不同意的,所以改变了自己的支付规则。
而微博、知乎、在行、分答、喜马拉雅、小密圈等所有知识付费平台,这些又何尝不都有着虚拟支付的机制呢?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场景,故事出自李叫兽的一篇叫做《我见到的“传统思维”》的文章
故事1:
某公司运营了公众号,为了提高引流效率,领导要求小编每篇文章都要发产品广告。
最终事与愿违,粉丝流失、销量更低。
故事2:
某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业绩,规定严格的上班、加班时间,每天考察绩效,必须每周提交创新想法。
结果事与愿违,员工绩效反而下降。
故事3:
某丈夫为了降低妻子出轨的风险,禁止妻子加其他男人为好友(ps.我真见过这样做的),每次回家检查妻子手机。
结果也事与愿违,妻子反而更加喜欢别的男性。
故事4.苹果公司因为自己封闭的应用商店,强制要求软件应用商要缴纳知识税,必须要让那些想要和自己抢占市场的家伙们知道谁才是老大,应该听谁的?
这些故事,看起来是不是就像在说同一个人呢?
都像是要作出努力,运用自己的优势、资源,要去追求某个目标(比如提高产品销量、提升员工绩效),但这些努力反而让想达成的目标越来越远(比如为了追求销量而付出的努力,反而降低了销量)。
就像你走在街上,有只可爱的小狗距离你3米远,你想更加靠近它然后去追。结果它就跑到10米远了,然后越追跑的越远。
微信和苹果之间又何尝不像这样的场景呢,一个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并且非常喜欢的软件,另一个是系统强大又美观的苹果手机,都是我们所喜欢的,如果非要做出选择,又该怎么选呢?
如果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这30%的知识税,也许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知识生产者和用户,也许可以扩展更多的知识类产品,这对于一个刚起步的产业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在强压之下就不会有新的反抗?
苹果作为一家企业,为了盈利,和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去吃更大的利润,这无可厚非,但这样的吃相,是否并不雅观,这对于它日渐衰老的迟钝形象又有什么好处呢?当所有的中国人对于苹果的认知颠覆成,生活中经常被收的政策税、执照税、渠道税、河道建设税等等,这些熟悉又垄断的封闭环境,那么小米和锤子手机这样的开放式的、有趣的、高性价比的手机,又如何不会成为大家对于硬件的选择呢。
随着信息丰富、商品过剩、沟通增多等带来的选择丰富,我们早已经不在是过去信息、商品稀缺的时代,我们早已从被动选择,变成了主动的选择,选择的产品也是因为我们喜欢而已。
所以乐直播就是我们以用户驱动而研发的产品,重要的是我们和微信的价值观一样,创造开放的平台,给有无限创造力的你。
在这里你完全可以自己定义你的直播间,包括所有的按钮和模块,在这里你可以拥有自己自主、自属的高清可移动摄像设备,在这里你还可以拥有无限存储的云端空间,去存储你所有的作品和故事。
而我们想要的就是,让你变得更好,放弃对你的控制,让你来控制自己,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新型的,为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下,你可以用它去创造一个更丰富、更有价值的微信直播营销系统,去放大所有值得放大和有创意的故事。
与乐直播合作请添加微信:lezhibo20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