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跟一个朋友聊天,她告诉我,上个月,她把qq注销了。
我很吃惊,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完全用不到了,qq里的人也不会再有什么交集,那些黑历史,就把它们一键注销了吧。我说,你可真是太狠心了。(其他朋友都说以后要多加小心,一个可以注销qq号的女人,有什么是她做不出来的。)
对于我,注销qq号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甚至连卸载qq,在可预见的未来里,都是不可能的。
给大家看一下我的手机屏幕,最下面的快捷图标,依次是电话、短信、微信和qq,在最右边的qq,四年来位置从未变过。
我很少看见有同龄人跟我一样把qq放在那么显眼的位置了。
作为一个16g iphone手机用户(是的,2018年了,还有人在用16g的iphone),内存对我来说简直跟命一样重要,基本上是回国就卸载google map下百度地图,回去的时候再反过来的节奏。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动过一次卸载qq的念头。
基本不在qq上聊天了,空间动态也是几个月才能有一条新的。
但我就是不愿意走。
因为我怕那些在qq却不在微信上的人,从此就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2018年了,什么人还在用qq?
这次回国因为时间久,找了一些兼职做,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的一些公司,甚至是规模挺大了的公司,在使用个人qq来传输工作文件。这对我来说有些不可思议,想一想如果美国人都用WhatsApp来工作:
疑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文件传输的安全性, 使用个人qq是否会加大公司文件泄露的可能性,二是个人社交的隐私性,个人的社交账号应该是一件很隐私的事情,里面有你的社交圈、生活和亲朋好友,用来工作就意味着将这一切公之于众。在美国,也只有关系好的同事,在征得对方同意后,才会加个snapchat、facebook之类的。
但这两个疑虑很快被打消了,理由很简单,这些公司不认为用qq或者专业办公软件在安全性上有什么区别。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更简单,在中国,个人隐私不存在。你是否已婚、结过几次婚、是否有孩子、有几个孩子,这种事情跟公司的人分享,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吗?我知道你周末要去哪儿玩、中午吃的什么,才能更好地跟你交流。社交软件上互加好友成了同事间增进了解的最好方法。
于是就这样,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尤其是30-50这个年龄段,用于工作和文件传输,成了qq赖以生存的最终途径。
然而根据腾讯2017年的相关报告,QQ用户活跃度最高的群体并不是30-50这个年龄段,而是00后 。其实也很好理解,qq相比微信,实在是太有个性了。qq界面可以自定义、换肤、选择个性挂件,头像可以加边框,聊天对话框有各种气泡图案、和别人语音时可以变声音、装扮自己,qq空间可以花样点赞,看到的说说都可以一键转发,点赞评论都是公开的,对于00后,简洁流畅的微信也许恰好不是他们想要的。
当一个社交软件变成了封闭式的,
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很遗憾,不论是30-50这个年龄段,还是00后,都不是我社交的主要人群了。qq于我,意义又在哪里?
qq对我来说,早已不再是一个认识新朋友的途径了。因为总是收到莫名其妙的好友申请,每次点开那个小红点都不厌其烦,四年前我直接设置成了“不允许任何人加好友”。从此在qq上,别人没办法加我,只能我加别人,而这四年来,我主动加别人好友的次数为零。qq对我而言,早已是一个封闭的世界了。
这四年里,我的微信好友从0变成656,而QQ永远停在了279。
空间是早就不刷的了,也没什么朋友还在上面发东西了。自己往年发的空间说说也是没脸看的,没脸看到我都没法一条条去把他们删掉,因为这就意味着我要再把它们读一遍。索性直接把空间设成任何人都不能看,一了百了。
有些人的情侣空间还没关,已经三千多天了,虽然两人早已不再是情侣,也没人在意了。那个时候,两个人开个情侣空间是多么大的事儿啊。
很多朋友的qq签名已经改成,“不用qq,熟人加微信xxx” 。可我自认不是人家的熟人,自然也就不敢贸然前去加微信。
但即使这样,我还是不愿离开。
我其实很晚才开始用微信,大一的时候发现身边的人都只用微信,才渐渐开始用起来。小学初中高中都在用qq,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它的感情比别人要深一些吧。
很多初中高中的朋友也都是后来毕了业才辗转加上微信的。有时觉得命运很奇妙,那些没加上微信的同学,可能这辈子就消失在我的生命里了。而那些加上了微信的同学,即使平日不会聊天,偶尔看看他们发的朋友圈,总会觉得我们还是有些联系的。
我也渐渐的感受到,真正的别离是悄然无声的,我很难回忆起有哪一场离别是声嘶力竭仿佛再也不能相见的,但那些人,从此真的就没有再见过。甚至有的人可能还没来得及别离,或者当时都没有意识这可能是最后一面了,就这么淡淡的说一句“再见了啊”,然后只在回忆里留下一个背影。
但我总觉得对于这些朋友,只要我们还是qq好友,就不算失联,也许会有再重逢的那一天。 说不定某天你会重新登上qq,说一声,诶原来你也在这里。
“曾经我所有的朋友,都可以在qq上找到,现在qq还在,分组还在,朋友,早已散落在天涯。”
其实我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失联了这些年,即使我跟这些朋友在qq上重新联络起来,也再也不是当年的我们了。我们再也没有办法去聊聊这些年去过的地方、遇到的人和走过的路,没有办法去参与彼此的人生了。
有的时候会很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再主动一点,为什么不能联络的再频繁一些,为什么逢年过节不发过去一条祝福,也许这样,我们就不会成为这么彻底的陌生人了。
“人似孤舟离蒲岸,渐行渐远渐生疏”。这些年,从上高中、大学到工作,每次都是到一个人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城市,重新开始一切,无数次的搬家、飞行,似乎每一次,都离故友更远了一步。我唯一还能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方式,也许就是qq了吧。
所以我不愿意走,我也不能走,因为我一旦走了,我们之间唯一的联系也就不在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写下这些文字,可能因为到了毕业季,也可能是因为又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吧,有一种,啊一切又要重新开始了的感觉,每到这种时候都会格外的多愁善感,想到有些人,我其实已经见过这辈子最后一面了,当时却是那么的浑然不觉啊。
写在最后
客观来讲,微信无论是从操作性还是简洁度上来说,都更胜一筹。qq越来越臃肿,庞大的内存占用、繁杂的无用功能、各种插件和服务号,都让它成为一个用户体验糟糕的社交软件。但那是我青春最开始的地方,qq里的人是那段最美好的时光的见证。
2018了,qq已经陪伴我15个年头了,很难想象有什么其它app陪伴我这么久了。不想说什么煽情的话,但qq里的确有太多回忆和感动,小点点小事和心情波动都要发在上面,此刻翻阅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时是因为何事那么开心或难过的了,那些对学校或功课的吐槽,捕捉八卦绯闻的调侃,躲在被窝里发消息的夜晚,小心思的萌芽,几百页也不舍得删的聊天记录,都是qq带给我的。微信那个绿油油的对话框,从未见证过这些美好的瞬间,对我来说,它永远都是理性的、深思熟虑的、没有什么感情的。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在怀念qq,不如说是在怀念用qq的那些时光和在qq上的那些故人。
“虽然我与你常年不见,然而在这一截短短的街景里,一直存在一股奇妙的联系,在树与树间、我与你间、过往与现实之间,这段联系,就是记忆的不断再生。”
希望qq上的朋友们,你们一切都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