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轼的1082

苏轼的1082

作者: 素文闲墨 | 来源:发表于2022-10-05 23:11 被阅读0次

黄州,是苏轼曾待过四年多的地方。因乌台诗案,他被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就像做了一场噩梦,经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政治生涯基本就此结束。而后在1080年被迫来此,从此耕种自救、养生自保、著书自见、文学自适、韬晦自存,直到1084。

这四年,成就了一个文学天才,特别是1082年,苏轼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巅峰。

此年正月二十日,苏轼与友人出游,有感而发,写出“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似“秋鸿”的苏轼,听命于朝廷的派遣,漂泊暂居在此,开始了一段自我救赎的历程,这一笔,是这一年的开始,这千古绝唱,值得久久回味。

至三月初,寒食节,他写出寒食诗两首,诗有名,帖更有名,流传千古的《黄州寒食帖》使黄州和帖因苏轼而记住了那个1082年的三月。

仅仅才过了几天,一场雨,在那个春天,让东坡灵感又突发,于是一挥而就,又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问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平生经惯了风雨,任其自然吧,有何可怕?因这《定风波》,多少人从此愿与东坡同行,在精神上,在心理上,在生活中。

到了七月,《赤壁赋》横空出世,当一个天才的心灵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时,文字与其所承载的思绪也许就是一种水到渠成般的自然与不可阻挡。

十月,《后赤壁赋》又出,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苏轼对自己平生经历、遭遇、心态的一次回顾,是经历大起大落后心神的一种解脱和宁静,仿佛是神来之笔,又好像是借天才之口,完成了一次自我与天地的对话,余音袅袅,直到如今。

这样的魅力,这样的巧合、在这一年,竟然有这样惊世骇俗的成就,苏轼,也只有苏轼有这本事,非他莫属!

相关文章

  • 苏轼的1082

    黄州,是苏轼曾待过四年多的地方。因乌台诗案,他被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就像做了一场噩梦,经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政治生涯...

  • 启功77岁行书苏轼《赤壁赋》,笔法清新飘逸,堪称启老书法巅峰

    ​ 苏轼《赤壁赋》(局部) 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走向黄州,走在他仕途及人生的低谷。此前,“乌台诗案”让...

  • 经典碑帖:苏轼《获见帖》

    苏轼《获见帖》,又称《苏轼与长官董侯札》,纸本,行书,28.2×37.8cm,1082年作,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趣背古诗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这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的北宋,他诗里的周瑜赤壁之战是公元208年的东汉,苏轼隔着...

  • 赏析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

  • 苏轼:何妨吟啸且徐行

    公元1082年春的一天,大宋知名美食博主&vlog达人苏轼在沙湖游玩的途中遇雨,同伴皆狼狈不堪,唯有苏轼悠然自得,...

  • 背《前赤壁赋》有感

    这篇文章作于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期间。1082年的秋天和冬天,苏轼和朋友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

  • 2018-12-12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2年秋,苏轼第一次游览黄州附近的赤壁。 这一天,是农历七...

  • 如果你正经历不顺,或处于人生低谷时,记得读读苏东坡

    公元1082年,已经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当时的黄州,还是一片萧瑟的穷乡僻壤,对于在此之前一直过得顺风顺水的苏轼...

  • 苏轼《寒食帖》——1082年的那场雨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一场细雨持续了两个多月,那是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春寒料峭,梦里衾寒,从宿醉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的108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xm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