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早
每次写下文字,只遵循一个原则,随心。
昨天中午站在房间里阅读《爱弥儿》第四卷,能够听到鞋跟在地面倾轧的浑厚声音,读毕发了一条微博记录感想(见附)。一朋友评论说卢梭的《爱弥儿》在被禁后,学术生涯被各种打击,朋友背叛,最后孑然一身。刚开始我怀疑禁#书这个结论,后来才知道,算是卢梭那个时代禁#书。
我不理解何为禁#书,谁有权力界定禁和不禁呢?是国家政府或者政党?古有秦时代焚书坑儒,近有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也称文字狱。前几日有个研究生写小说很有名气,但内容涉黄不能出版和传播,没办法只能自己“出版”然后再网络销售,后被警方抓获,而提供给警方线索的人与这位作者是有一定联系的。我想,在不同的时代“禁”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意义大体相同。
“禁”创作、印刷和传播有一个地下渠道。比如个人印刷“小册子”,再通过现代物流体系是可以送到用户手中的。在抗战神剧中多次出现,为了宣扬我们共产主义事业,前赴后继,私藏印刷设备,再刻字上墨,然后找村妇或者儿童将内容散发出去,被抓到时要么大义凛然要么投敌卖党。我想这是一个组织的奋斗史也是未来某些组织的奋斗方式。想拉起一帮人,必须得有自己的纲领,就像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
国家和社会中一直存在着某些矛盾,只是旗号不一样。当年严复翻译《群己群界》的时候是否也会面临某些审查,同文馆的一些文字的书写是否也受到了管制和监控呢?听过一些关于朝鲜的故事,总是会和古拉格、肃反联系起来,人民吃不饱,且一味的施行愚民政策,国家如何发展?甚至学计算机软件的都不知道有互联网这一说,怎么做到的我很好奇。
所以都处在被管控的范围,已经习惯了。
但是总会有强烈好奇心或者称作追求真理的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获取信息,进行传播。在网上很容易找到所谓的违禁品,比如书籍。
前一段时间《芳华》电影首映前宣布不能按照计划进行,冯小刚的哽咽让我感到悲伤,虽然不能体会到冯导的内心。这个小小的感情流露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假设之上,其一这部电影是良心之作,其二这部电影触碰到敏感神经。在未能准确获知台前幕后的故事之前,难以对此事进行合理客观评价,只能将其算作新闻罢了。后来《芳华》过审,与观众见面,不管从网络上还是票房上看,这部剧都取得一定的影响力。也许这次波折算是给冯小刚一个宣传的机会,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影响力。
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信息,习惯性地只读标题,然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认为”。后来才发现,这是一次多么有深度的玩弄和戏虐。
还是回头谈谈卢梭,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伟大的思想留在人类文明的文字里面。朋友说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散步者》中描写到他被别人逆袭后的窘迫生活,虽然我还没有看过,但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在最终落魄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通过别人的描述感受到卢梭在某些方面做的并不符合当时和现代人的价值观,所以,时代的局限性也造就时代的“卢梭”。用我局限的思考,卢梭在散步的时候都会想些什么?这个问题的难度就像思考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和谈期间散步时偶然碰到后的那一刻都说了什么。而对于我来讲,思考这类问题豪无意义。就像《爱弥儿》中所说的第三个原理“我们对他人的同情程度,不决定于痛苦的数量,而决定于我们为那遭受痛苦的人所设想的感觉”,如果死撑着猜测卢梭等人的故事,只能利用怀疑本能。
读过卢梭的几本书,但是对其人还不甚了解,比如说家庭生活和朋友圈之类的,这种无知会让人产生固有偏见。双十二购得关于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史方面相关的书籍,目的是消除在阅读汉译名著时对背景知识的浅薄了解。如果能学习理论产生的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状态,也许会更能真切的感受思想的伟大,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爱弥儿》在当时是禁#书。欧洲政治思想的发展有两个里程碑事件,英国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需要点时间来处理这个事情。
而所谓的“禁”也就是在这种认识不清晰或者产生剧烈扭曲的结果,一方面标榜着一种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它的无序发展。当然,在国家管控之下稳定秩序对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可一旦扭曲到一定不可修复的程度,破损在所难免。看中国历代王朝更迭,周期不过百年,建国前我们的领航者深知历史周期律的命运,采取了很多种办法认为的改变它,现在看来算是有点成效。但在长期来看王侯将相确有种乎!《爱弥儿》中有一段话:“那就让每一个人永远保持他现在这个样子好了:奴隶受虐待,就让他受虐待;体弱多病的人受痛苦,就让他受痛苦;贫穷的人要死,就让他死。因为改变他们的地位对他们并无好处。”如此之社会形态不知能有多大的市场?
而这种“禁”是在保护最高阶层的现实地位和生活,否则中端人群如何顺从地努力工作保护自己的财富,低端的人如何努力爬到中端并剑指高端产生社会必不可少的紊流。记得以前有一个非常狂妄的想法,宁愿做一个秦桧遗臭万年也不能做一个平民成为大海中的泪水。一个低端人口的呐喊真是可笑!
附:“最近天干物燥,午睡十分钟醒了。嘴唇发干,喉咙发痒,喝杯水后是两个小时沉浸式阅读,略带困倦,但很舒服。这一卷是关于情感的种种论述,并提出三个远离:一是人在心中设身处地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我们更可同情的人。二是在他人的痛苦中,我们所同情的只是我们认为我们的难免要遭遇的痛苦。三是我们对他人的同情程度,不决定于痛苦的数量,而决定于我们为那遭受痛苦的人所设想的感觉。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这三个原理可以作为很好的总结,大体上就是这么过来的。情感的建立,对幸福与痛苦的体验和感知还有对自己以外的事物的关系理解,都是在慢慢变化的过程。即使是被认为成熟早的孩子也是经历了太多不应该经历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