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和朋友们聊阅读。
对方说:“有时候看完一本书后想写一些感想,但提笔的时候却无从下手。书的整体内容是能够记得的,但是总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去记录对书本内容的感受。”
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写心得、感想吗?
写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但不写也没关系。
阅读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强迫自己做笔记,那就比较痛苦了。
这也是很多朋友“不想读书”的原因。
就像看完一部电影,当字幕出现的时候,导演跳出来说:“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部电影反映了什么问题,有谁知道吗?请举手回答!”
这时候,你会不会有一种想打他的冲动?
当然,如果你读了一本好书,有一肚子想法憋在心里,不知道该怎么讲出来;或者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必须要写一篇“感悟”,那么,接下来我就分享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给你。
1.问自己:作者为什么会表达这个观点/为什么会这样写?
你可能会说:“我又不是作者肚子里的蛔虫,怎么可能知道?”
其实不然。
我们读一本书,不就是为了“理解”作者的想法吗?
鲁迅为什么会写《祝福》?为什么会不断地描写祥林嫂的唠叨?是为了给读者添堵吗?
联系时代背景来阅读这篇小说,我们就会发现:“祥林嫂”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而是一个阶层。
这个阶层的人,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却得不到“做人”的权利,在生活中不断被压榨、践踏和迫害。
“祥林嫂”也做过挣扎和抗争,但没有用;统治阶层不怕她,其他阶层的人也不理解她。
但她心里积累的各种情绪,又没地方发泄。
因此,“祥林嫂”只好逢人就诉说自己的遭遇,久而久之,每个人都烦她了。
最后,在一片欢庆的鞭炮声中,“祥林嫂”惨死在雪地里。
怎么死的?
鲁迅在小说里说:“还不是穷死的。”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苦恼》,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年迈的马车夫,他唯一的儿子死了,因此他不得不每天自己赶车出去挣钱。
马车夫想找个人倾诉自己的烦恼,于是就跟那些搭车的人聊天。可是,客人们对他爱理不理的,甚至一个比一个不耐烦。
最后,马车夫只能把自己的心事跟马儿讲。
小说《苦恼》插图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生活中没有遇到什么烦恼、或者没有“一肚子心事找不到人诉说”的经历,读这两篇小说,确实难以找到共鸣。
所以,要想产生“感悟”,还是要读自己喜欢的书才行。
2.能做到的,尽量去做一遍
读书,除了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想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实践。
如果你不想去“实践”,也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去阅读了,对吧?
比如我最近在背教资。书上提到的“素质教育”的观点,要求我们“不唯分数论”、“培养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全面发展”。
这些道理,其实大家都懂。
那怎么去实践呢?冲到学校、把那些“唯分数论”的老师骂一遍?或者要求某局,马上改变中高考制度?
这可做不到。
那要怎么实践呢?
我自己就做了三个改变:
首先,春节假期不再问侄子“考了多少分”,并且也让父母不要去打听;
其次,把奖励规则改一改——以前我要求侄子自己定目标、考到多少分就买玩具,现在我将规则改为“完成一个挑战就可以买玩具”。这个挑战,可以是“早睡早起”,也可以是“每天阅读30分钟”,总之,不跟分数挂钩;
最后,我鼓励他去“补短板”:侄子的数学成绩差,那我就陪他一起做数学题,做完之后就可以玩游戏……
(后来发现,小学五年级数学题是真的难……)
3.反对作者的观点
尽信书不如无书。作者的观点,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某本关于学习方法的书,提到一个观点:“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不是指教室有多宽敞明亮、也不是有多少位名师、或者有多少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图书馆,而是有“提供即时反馈”的环境。
难道“好教室”、“好老师”、“先进的设备”和“图书馆”,都不算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吗?
我们可以试着举一些反例。比如“好教室”能让学生更专心、“好老师”更能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这个问题,难以找到一个标准的正确答案,不论从正面还是从反面去辩驳,都能够自洽;但经过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还是那句话:阅读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强迫自己写感悟,很可能会写成八股。
如果你不得不写“读书感悟”,以上分享的三个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