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锋华雪月 | 来源:发表于2022-12-15 07:23 被阅读0次

“真诚”才有力量,这是孟子思想的出发点。力量可以称为“向”,所指的正是“善”。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因此,当我肯定“人性向善”时,我也同时宣称:要真诚处世,要以个人之力为众人谋求最大福祉。

“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但是……”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不过……”

“这个事情,你的看法很独到,我是这么想的……”

……

这几年,沟通技巧越来越为人重视,然后有一个事实可能被忽略了:

许多特别重视沟通技巧的人,他(她)与其沟通对象往往不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之中,比如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上级与下属,销售与顾客……

在这样的关系中,所谓的沟通技巧,往往只是一种说服技巧,是将过去的强令服从变成某种意识灌输,最终让对方乖乖地、貌似自觉主动地放弃自己,选择服从。

说服当然属于沟通的一种,但沟通不只是说服。

我欣赏的沟通,它是一种无功利预设、无价值前置的平等交流,是交流的双方主动或自愿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是一种信息的“互通有无”。

也可以说,沟通是双方共建一座桥,然后彼此自由是进入对方、或者邀请对方进入自己的精神领地。

沟通可能会有碰撞,但不是为了占领对方的地盘。

而现实中,许多的沟通技巧,已经变成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貌似平等的假象下,是忽悠对方放弃自我。

缺少真诚的沟通技巧实则是一种欺骗,无非就是“我是为了你好”的升级版。

二、理解他人,关注他人,同理心。

包括认知同理(了解他人的想法、视角、观点和心智模式);情绪同理(感知他人的情绪);同理关怀(自然引发同理行为的一种关怀,或是能够付诸助人为乐的行动)

相关文章

  • 人世至美是吾诚

    人世至真,至善,至美是吾诚 吾诚 吾爱诚 爱吾诚 人世至真,至善,至美是吾诚 吾诚 吾爱诚 爱吾诚 人世至真,至善...

  • 天传观音新经十一

    十一、诚字歌 诚修佛,诚学经,诚心实意修正宗。诚为人,诚作事,诚心实意无假意。 诚作事,诚心为,虚情假意皆邪为。诚...

  • 诚,让我更美丽

    什么是诚?待人真诚是诚,信守承诺是诚,助人为乐是诚。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诚,缺少的只是发现诚的眼睛。 记得那...

  • 2018-06-03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自,从哪儿到哪儿。诚,是真实无妄。明,是事理通达。 自诚...

  • 《中庸》笔记(5)

    第二十一章(诚则明,明则诚) 【原文】自(由)诚明(明白),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就)明矣,明则诚矣。 【...

  • 王阳明:做人要:诚

    做人要“诚”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诚”有从工夫上说的。诚为心之本体,要...

  • 《中庸 二十一章》:自诚明,明自诚

    01 自诚明,明自诚 自诚明,谓之性;明自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二十一章》)由真诚而明彻为人之道...

  • 以诚换诚

    我们都知道,以诚相待才能得到诚。平顶山增彩汽修学校的招生,就是这样的。 他们对学生、家长、班主任老师...

  • 诚不欺己

    自诚明,诚者自成,诚者物之终始,诚者天之道也,惟天下至诚。 要对自己诚,这个诚,不仅仅是诚实,还有不欺。 我看清自...

  • 【中国哲学简史】笔记25:《中庸》中的明诚

    明诚 在《中庸》里,诚和明是连在一起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dn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