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不确定性成为确定的时代,学习不只是发展之需,而是生存之需。
每月读透一本书。拒绝浮躁与走马观花。自律。反省。实践。
刘江波 2021年2月
第8章 什么是控制
1、控制本身是一个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衡量、核对和修正。
2、控制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1)通过收集信息,起到预警和提示作用,防止重大事故,保卫组织资产,预防财务危机
2)使产品和服务标准化,减少偏差
3)考核员工绩效,让员工有章可循
4)发现偏差后及时修订和更新计划
注意,千万不要把控制理解为对人的控制。控制不是一种针对人的管理行为,而是一种针对目标的管理行为。
陈春花教授管理名言
3、控制在具体操作中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立标:建立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控制首先表现为一系列的标准。很多中国企业无法发挥控制的职能,往往因为有制度无标准。
第二步,监察:测量实际绩效,把工作量化。
第三步,核对:将实际绩效与目标及标准相比较。
第四步,修正:采取必要的行动
注意:控制职能并不是简单的建立一套制度,而是如何形成一种工作习惯,也就是把上面的四个步骤做到位。
4、有效控制的四个习惯:
有效控制包括了以下一系列内容:绩效考核制度、员工纪律制度、目标管理制度、预算和信息管理制度、生产和操作制度等。
有效控制的基础是全面预算管理。
控制要真正取得成效,要有四个思维习惯的改变:
1)思维习惯:预算远不止是财务编制工作。预算要以战略目标为起点,而不是用已完成的数据做起点。
2)行为习惯:要摒弃中国企业的三个不良习惯:第一,是习惯跟过去/去年比,而不是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企业和行业平均水平比;第二,是不习惯研究实际数据与目标和计划之间的关联;第三,是不习惯把全部资源放在产生价值的地方。
3)评价习惯:好的评价习惯,是用经营标准、用是否达成目标做评价,而不是简单地用财务指标和KPI进行评价。
4)对话习惯:组织内要形成同一个对话体系,讲一样的标准,关注共同的要素,有相同的认知。
5、员工对控制的六种负面反应:
1)认为绩效目标是“压力工具”;
2)本位主义,只顾本部门利益,不顾大体,忽略组织目标;
3)过分重视短期因素,忽略声誉和信用等长期因素;
4)过分强调易测量因素,只围绕KPI开展工作;
5)为保护自己而隐瞒信息;
6)躲避和抵触控制,如加速获取客户,不惜代价取得成果,申报无效资料等。
【对照检查,今日感悟】
控制环节的三大误区,是每个管理者要规避的:
绝大多数公司/企业在年初是有计划有目标的,到了年底往往达不成经营目标,就像几年来我所在的公司一样,原因很多,但如果定的目标是切实可行,那经营不善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控制环节出了问题。大多数管理者知道控制的重要性,却不知该如何去控制,从哪儿着手。
这一章中陈春花教授告诉我们控制中的几个误区,这是真正的的价值所在,这几个误区我都似曾相识:
误区一,重视建立制度和体系,而不重视标准建设,忽略对内的流程建设和对客户的标准化服务建设。我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意识到标准化服务的重要性,研发和培训部率先把师资培训的服务进行提炼,形成了标准化服务手册,并在之后的培训工作中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服务,使学员的满意度提升到了95%。今年,我们把标准化建设列入2021战略保障的重要措施,由人力行政总监负责,在内部工作流程和外部客户在考级、运营的标准化服务进行重建,然后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实施,哪怕是削足适履,力争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品牌的美誉度。
误区二,把控制误认为是对人的管理行为的控制,而不是对目标的管理行为的控制。把控制理解为对人的控制,往往会拿出数据拿KPI去约束人,而忽略了对被考核者行为修正的分析和引导、要求。
误区三,纵向的跟自己的过去比业绩,自我满足,而不是跟同行业中的高效率者去横向比较。找不到差距,没有榜样和标杆,控制就无从谈起。
谢谢观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