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
1.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思维导图编写软件:Mind Master 桌面版)教育的概念
教育不同于学习、灌输、养育,仅从常识水平来理解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专门的社会教育事业需要形成系统化、专门化的知识。
教育的理论水平理解
(一)定义
1.社会角度:
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陶冶、规范、限制和影响,把教育看成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1.)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更狭义:有时候指思想教育活动。
2.个体角度:
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教育及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3. 兼顾社会和个体:
单纯从社会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广义的“教育”定义过于宽泛,失去规定性;而狭义的“教育”有循环定义的毛病。
单纯的从个体角度来定义“教育”,又会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教育必然有其明确的目的。没有明确目的、偶然发生的外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能被称为教育。
(2.)双向耦合。教育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①个体的社会化: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情感、知识、技能和信仰结构的人。
②社会的个性化: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这两个过程互为前提,密不可分。片面强调个体社会化就会出现机械灌输。片面强调个性化就会导致个体自身发展的随心所欲。
(3.)教育活动的“动力性”。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必须是一种有意识地、明确地引导,促进加速作用。比如:明确的目的,精心选择的课程,有专门知识的教师,良好的校园环境等。
(4.)社会背景。教育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之间相互联系,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二)教育的要素
教育包含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
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教育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偶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不能被称为教育者。
因此教育者要系统把握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条件、影响因素。
区别于父母/教书匠:①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种种影响,有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无意中形成的。②教书匠仅仅是从身份职业上来把握,而没有关注到素质和资质等方面。
2. 学习者
区别于“受教育者”/“学生”:①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成比较被动的存在,不仅逻辑上不通,在实践上也有害。②学生主要指在身心方面还没有成熟的人。随着知识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了成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因此描述的对象不够广泛。
(书上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我且将它与上述两种概念的区别作为定义。
学习者:能够进行能动学习的人,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多样性与高度个性。其范围包括青少年,成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
因此,教育者必须引导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把握学习者之间共性,同时也要花大力气把握他们彼此之间十分不同的个性。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内容:主要是教育内容、教学材料教或教科书。
是教育者借以实现教育意图、学习者借以实现发展目标的媒介。其特点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及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从人类文化宝库中精心选择组织和呈现的,具有丰富的发展价值。
(2.)形式: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将一定的教育内容,教学材料或教科书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并促使他们有效学习与积极发展。
(形式和内容的相互关系:形式围绕着内容设计,受内容制约。)
因此教育者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种媒介来直接促进学习者的最大发展,并间接满足整个社会的最大发展需要。
4.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
(1.)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开展,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2.)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
(3.)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就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目标和意图都无法实现。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1. 词源(略)
2. 起源
(1.)神话起源说。是最古老的观点,所有宗教都支持这种观点。
①主要观点:教育和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或上帝所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归于神或顺从于天。
②态度:根本错误的,非科学的。
(2.)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的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①代表人物:利托尔诺,佩西·能
②主要观点:教育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③态度: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有区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的本质区别。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
(3.)心理起源说。
①代表人物:孟禄
②主要观点: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③态度:相比于生物起源说有所进步,强调教育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但自身仍存在局限性,认为教育是遗传的、先天的、本能的;而不是获得性的、后天的、文化的和社会的。
(4.)劳动起源说。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与心理起源说,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①代表人物:集中在苏联和中国
②主要观点: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验传递,生产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③态度:仍然需要进一步讨论。比如,教育是如何从普通的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以至于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行为的?
3. 教育的形态
共有三种形态。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二是教育系统所依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三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1.)自身标准:
①非制度化: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比如人类学校产生以前的教育。
②制度化: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评价:制度化教育也有不足。批判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伊里奇。他认为,人类所建立起来的组织化、制度化、仪式化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是许多人精神自杀的根源。因此应该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而代之以“教育网络”。
启示:人们应该用更理智的眼光来看待制度化的教育和改革制度化的教育。
(2.)空间标准:
①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所无法取代的。
②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但自从学校产生以来,思想家们对于学校的批评从没中断过。因此我们要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发展。为了一代又一代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改变我们的学校。
③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教育活动。从其外延上说,主要包括社会传统的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与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在今天这样一个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时代,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④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家庭教育承担了大量的教育任务。大工业革命以后,家庭的教育功能开始衰弱,让位于公共的学校教育。如何在新时代条件和技术支持下重新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优势和长处,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从根本方向上说,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界限,建立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家校关系、校校关系以及校区关系是改革当前学校、建设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引申概念––①在家上学(Home schooling)②终身教育 ③学习化社会
(3. )时间标准(书上讲的特别的细,如果有时间可以理一理,但是因为细节过多,所以在此就不理了,并不会影响逻辑理解。)
①农业社会的教育。
背景:(略)
特征:古代学校出现并发展。教育阶级性出现并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②工业社会的教育。
背景:(略)
特征:现代学校出现并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突出。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上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信息社会的教育。
背景:(略)
特征:学校将发生系列变革。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非常明显。教育终身化,全民化和全纳教育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引申概念––①全民教育 ②全纳教育。
【碎碎念】
好啦,这是我第一天看教育学基础这本书。然后到现在为止我只看了15面,大概花了一小时来看书、理重点、做框架。整理到简书又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我还没有背诵。
我只是记录一下我的用时用于研究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模式。于我而言,我很难在短时间内相信另一个人的思路框架,我需要自己读完全书来判断此人的框架图是否正确。所以与其有这个时间,倒不如我自己来理一遍,然后再对照他人框架进行比较学习,我觉得这是比较适合我的方法。如果你看了本书的前15面,你就会发现我的框架图跟教科书的框架不一样。但我确实在与教科书的框架进行比较学习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些思考。
整个过程都是语音转文字,所以有什么疏漏,谢谢补充。也欢迎大家与我一起分享背书的小心得,真的是超级难背啊,我觉得实在是太多了。
今天就到这里啦,安!
【背诵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