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察了柔佛河的沙。他们好大的规模。彭亨河比起来算小儿科了。当时数百台挖掘机和装载车一起开工。所有装备和人员都是他们自己员工。好大的淡水清洗池。
质量控制非常标准。所有的堆场都是先挖深才用沙垫底到平面以便水完全从沙里控出。由于几乎完全没有泥土,水分几乎在24小时内全部控干。但是他们仍然书面保证水分在0-2%以内,而彭亨河沙合同定水份是8%。
新加坡80%的建筑砂都来自这柔佛河,15年来从未因质量问题拒收,所有的买家都甚至不找第三方来检验了。
柔佛河的沙现在销往新加坡,台湾,香港。他们的装船速度快,因为这边不受季风影响。他们满载的驳船总是在等母船。所以总是母船的抓斗要慢于驳船的补充速度。
这样光是水分和装船速度这两点可以轻松替买家省下每吨1美金以上,更不要说沙的质量了。
这家公司也是真正的专业采砂公司。他们从技术上计划如何控制水分到最低限度,以及完全去除泥土和氯离子,加快装船速度。所有的设备都是自己拥有的,现场有充足的备用设备以随时替换故障设施。所有的操作人员,监工,经理都是自己的雇员。完全按照西方的理念运作。他们整个作业区(超级大,涵盖整个柔佛河)为苏丹家族的一企业拥有。
不像彭亨河,丁加努以及吉兰丹河,他们的作业区授予很多小的矿主,由一家运营商来协调他们。这样运营商和矿主之间经常发生争议。这些小矿主每家20~30公顷的作业区,总是想企图绕开运营商自主出口。
因此,对大宗长期合约而言,柔佛砂主是最理想和安全的。
目前工地现货大该有七八十万吨。
柔佛苏丹家族和大马中央政府有协议。柔佛的出口砂在合同中只能是sand 或者silica sand,不能写river sand,即合同只能写砂或者石英砂。这点目前所有的客户都谅解。15年来一直如此。
他们认为河水不够清洁,一定会混有海水和泥,所以沙一定要送去用淡水洗。就是沙区离海很远也要这么做。他们每个放货区地面挖深用砂填平。这样放沙沙水很快流到地底下,水干到0-2%,也没有氯离子。kelantan Pahang Trengganu河没这么做,沙带泥所以水不能容易流干水份就多。所以合同才要定水份8%。
他们沙储蓄量超大。从kota tingi 到河口都是他们一家,上百公里长又1.5到二公里宽,估计有好储蓄量多億屯吧!所以再大合同都能接。他们有足够工地面积和淡水湖清洗沙。(kelantan Pahang Trengganu河都没有淡水清洗沙流程)
他们货真是物有所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