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一种社交情绪。
教科书上将社交情绪分为四种:焦虑、嫉妒、羞耻、内疚。情绪是主观体验。
焦虑是人际交往中个体感觉到的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社交焦虑症患者,每天各种活动如走路、购物、社会活动、打电话等是挑战。不仅与“权威人士”打交道困难,与普通人也如此;不仅在现实情境中有体验体验,离开后,还会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景使焦虑情绪不断强化。往往还伴有生理症状如出汗、脸红等。在美国,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危害人类心理健康的第三类心理问题。
羞耻是个体因在人格、外貌、能力风方面的缺憾,或思想行为方面与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或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7017/81f99e85c39c19da.jpg)
接下来重点说说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是人类个体普遍具有的情感体验。心理大咖曾奇峰说:嫉妒很一个人的修养没有太大关系,而与他的能力密切相关。这种能力不是什么计算能力、记忆能力,而是“欣赏能力”,嫉妒源于“欣赏不能”。
嫉妒与关系与距离远近有关。因为我们往往嫉妒才华横溢身边的同事而不会嫉妒爱因斯坦。
应对嫉妒的方式有积极、消极之分。消极例子:
一个俄国农民,他的邻居因为家里有头牛而比他富裕。一次有一条神鱼欠了这农民个情,就答应满足农民的任何一个心愿。这个农民指着邻居楼房说,他比我富裕因为比我多一头牛。神鱼以为自己听懂了农民的意思,说好办,我给你十头牛,。哪知这位农民咬牙切齿好地说,我不要牛,我要你把他家的牛杀死——这是小人应对嫉妒的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7017/7b1acc5ccf957e7f.jpg)
积极例子:
一次,一位男性心理治疗师在做了精彩演讲之后,一位男士从听众席上站起来发言。先说很佩服演讲者,然后说自己作为男人很嫉妒演讲者,最后说将来一定要超过他。男士的话音未落,听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掌声……,这掌声是对人性的赞美和鼓励。既然人人都会有嫉妒,那么我们就需要把它作为存在来尊重,表达一种不太光彩的情感本身就是勇敢,这勇敢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能力。更重要的事,人性还有些不服输的雄心壮志,后者的光辉足以照亮前者的黑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