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网研社给了一个题目要求用数字来回顾自己一年的专业成长。我想用12345来总结自己的2023年。
1个目标
2023年,追求内在的成长,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是我最大的目标。所有的付出都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2个成果
在教学和科研上深耕,获得了两个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成果。省级课题以“良好”等级通过,市级成果以二等奖通过。在成果的提炼方面,我还是缺乏理论的支撑和建构。下一年还要继续努力。
3个团队
独行快,众行远。为了让自己全方位的成长,我紧跟了三个团队。
第一个是以河南师范大学王彩琴教授的芹菜园和她的亲弟子中原名师李朋云老师的工作室。跟着学术大咖级的王老师在“芹菜园”认真研读英语专业类书籍和专业文献,先丰富自己在专业上文化底蕴和理论素养,再跟着李朋云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这一年因为有了他们的专业引领,我阅读的专业书籍超过了过去10年阅读的专业书籍总和。感恩!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5a6d62a79ff0fe63.png)
第二个团队是乡村首席教师张爱敏老师的工作室。张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她指导我们简更,并开展读书分享活动。阅读和写作是教师成长的双轮发动机,在读写的路上,有张老师领着,是一种幸福。虽然我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是这个团队从来没有放弃过我,张老师以极大的爱与包容仍然护佑着我的成长。感动!
第三个团队是杏坛网研社的英语成长共同体,它的主持人是我的好友梁树丽。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梁老师不仅是我的伙伴和队友,也是我的导师。她的认真、踏实和超强的执行力和智慧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她认真规划团队的每个活动,从课堂教学到作业布置,再到课题研究和教师的个人成长,每个月25号的分享是我们一线这些草根教师们最好的交流与碰撞。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她的老梁读书会。感谢!
4次读书分享
得益于华东师范大学李冲锋教授“过一种适度持续的读书生活”这句话对我的影响,2023年有190天的时间坚持每天读书至少15分钟,完成了28本书的阅读,厚书有的达600多页,薄书只有30页。这其中有课标,课标解读,也有专业书籍《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十大教学模式》《教育心理学》等,也有自然、人文和历史。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1a6a8f185bd0e954.png)
因为有了读,也有了分享的勇气。先后在老梁读书会、张爱敏名师工作室和禾光读书会进行了四次分享。特别感谢张爱敏老师,她把我推到了至善学院这个大平台,让我能够在上千人的直播间分享《刻意练习》一书,这对我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提高。我的好友梁树丽一直是我阅读路上的引路人,我的每一次分享,她都是我的导师和坚强后盾。
5次专业分享
这一年做了五次关于专业和专业成长的分享。我要感谢河南师范大学王彩琴教授对我的欣赏和信任,感谢新乡学院朱文丽老师对我的信任,感谢张爱敏老师对我的信任,还有新一街中学李娟校长的信任,是她们把机会给了我。这份信任给了我进取的力量。这些机会是挑战,挑战是有压力的,但挑战也让我有了动力,有了进步和成长。正是她们的信任让我这一年整出了五个分享课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d1e762729ff24183.png)
而今天我能这样站在分享的讲台上都离不开那个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导师---杏坛网研社的创始人焦兵书老师。我的第一次分享是在林州的杏坛网研社第一次年会上讲述我的班级故事,当时的分享题目是焦老师给我定的,分享提纲也是他指导的,包括课件都是焦老师审核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次分享,焦老师后来又把我推荐到新乡学院做班主任培训。然后有了新乡学院陈锡林老师的信任,才开始了我的专业课分享。
生命中总是有些贵人引导着前进,通过王彩琴导师和李朋云导师的平台,我今年至少听了50场讲座,从王蔷、陈力、程晓堂、鲁子问,到夏谷鸣、葛炳方、包天仁、蒋京丽、张虹、王彩琴、张军民、荆菁,再到各地市的优秀教研员和赛课选手,正是这个海量的学习,让我开了眼界。
我是个没有雨伞的孩子,下雨的时候只能在雨中奔跑。感恩这些在雨中给我递伞的人们。其实有时候我并不知道还有哪些人默默帮助了我,但我知道我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生命中这些贵人们默默托举的结果,你们不求任何回报的托举,才促成了我今天的成长。而我也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师和学生,把你们对我的爱传递下去。
感恩遇见!感谢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