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查6月9日查房~新生儿,你要懂他,
超爱的晗宝出院,我没有送他,担心自己会难过,从出生5斤多到满月8斤多,体重增长接近1500克,从满脸皱纹脱皮到满月到胖乎乎的到晗哥,每一天每一天的变化看在眼看,就像一颗稚嫩的小树苗到新叶长出的茂盛,那种生命的变化和生命力的旺盛,带给我快乐。
查房过程,了解每个产妇的诉求以及关心关注,初为人父母的各种对未来新生命的不确定性的各种担忧,做为过来人,我是深有体会的。。。
新生儿,你要懂他,
有一天一位专护师阿姨没有任何恶意的对宝宝说,你今天怎么这么闹人呀,小宝贝,为何这么闹人?我相信这位专护师没有任何恶意,甚至内心充满善意和爱意的,但表达除了的口气,确实站在大人的角度,说他闹人,其实这恰恰是不够专业的,低层次的表达,
做为专业的照护人员,要有共情和同理心,换位思考,要读懂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专业人士说,3岁之前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立规矩要在三岁之后。包括延迟满足等之类的对孩子欲望和耐心的锻炼。
孩子的各种哭声,那是在向大人发出信号,我有需求,我有诉求,我需要关注,我哪儿不合适了,
检查完外部的需求,比如拉屎尿尿,饿啦 不舒服啦,若还是莫名的哭闹,那就是一种心理上的诉求未得到满足,或者说需要给予关注
比如,101北的小米力,入住8天来今天中午送他下楼吃奶时才发现,他脾气急 大,哭声声嘶力竭。当时有点突然,所以不知怎样应对,回来后问他专护才了解,他一直就是这样,脾气很大 哭声声嘶力竭,他爸爸都怕了他,每天上育婴师玻璃门外看着学习,看我们怎么护理他,担心到家后遇到这种杰斯迪理的哭闹如何应对?很欣慰有这样用心的爸爸。。。对宝宝了解后,此宝出生14天,出生后因脐带绕颈导致缺氧,妈妈出院来会所,宝宝在医院留观7天,接回来时嗓音都是沙哑的,在医院条件所限,不可能像在我们这儿这样得到特别的关注和照护,所以孩子的出生后没有得到妈妈亲密接触,需求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满足,但生命的本能,生存和求生的本能,要通过这样声嘶力竭的哭声来得到关注和需求,另一方面安全感也有些缺乏,刚在医院接回来时对妈妈的乳房都是排斥的,因为他习惯了吃奶瓶,所以了解了这些,对他的哭声也就不难理解了。。。我准备明天开始,多接触一下这个宝宝,和他父母也沟通一下,对宝宝更多的关爱和耐心,来帮助宝宝适应和过度,重建他的安全感。当他的需求和欲望得到及时的满足,当他的内在得到足够爱的滋养,宝宝也就安静了,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包括后期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家长多多的耐心和包容。
201北的宝宝,童爸,这个也是位特别用心的爸爸,但这个爸爸有点事事,可能和他律师的职业有关,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细节,就是看不到自己家成长的规律和独特性,今天比较这个,明天比较那个宝宝,是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在比较和竞争中寻找安慰和快乐,属于那种竞争中得到快乐和慰籍的类型,这是做为家庭教育中最禁忌的之一, 很想送女儿很珍贵的一本书给他,或推荐给他, 写给孩子的绘本,更是写给养育孩子的成人看的 《独一无二的你》
下班时,明天温护士和我搭档白班,她主动找我说,她不想查房,问我愿不愿意查房,她来给宝宝们洗澡,我说可以呀,查房,宣讲 科普育英知识是我的长项,我愿意和宝妈们沟通,快则一个小时能查完所有,慢则聊一个上午也聊不完的话题,我沟通,遇到难搞的家长和不确定的问题,用理论数据为背景说话,有理有据 有数据理论有科学依据,有实践经验,
比如今天,就用数据聊通了童爸对孩子体重的纠结问
下班回来的路上思考,年龄上和90后有差距,但这种差距的优势也显现出来了,同一个问题,我看问题的角度和她们不同,对问题的把控更精准,这是年轻的90后小孩不具备的能力,不是在比较中寻找快乐,而是要把这种年龄看问题的方式转化成优势 运用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转化成行业经验和实践理论,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每天注意工作问题的发现和梳理, 有大能力的人不能 低就 进入到这种照护,没有能力的人,只忙于自己工作的繁琐,而我不同,我要通过这种实际的工作,去疏通出一套行业理论来,明细工作标准和流程,为护士们,为专护阿姨,如何更好把月子中心提高到专业化标准。如何为新宝爸爸妈妈们更好的哺育婴儿成长,这也是一项有意义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