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将房间一隅收拾到自己想要的样子。
1.
归拢整理,断舍离的过程,也找到了N年前的一些物件。擦拭一下灰尘,翻开相册,十几二十年的照片映入眼帘。
看着孩子从刚出生到长大成人,模样一变再变,每个阶段若没有照片为证,早已忘记了到底是什么样子。
谁没有年轻过呀!看着自己三十岁左右,胶原蛋白满满的脸庞,原来曾经也是笑靥如花的女子呀。
出行照片,记录了这些年我和家人走过的路。北京,上海,苏杭,桂林,新加坡,西马来西亚……那些用相机拍照的年月,冲洗出来的照片,现在翻阅显得格外有温度,也很怀旧。
自从智能手机可以拍照、存照片、发朋友圈之后,旅行的照片就存在了手机和电脑里。
记得有位朋友,直到现在,依然会将有纪念意义和有特点的照片冲洗出来,认真地装入相册。他说,实实在在拿在手里一张张翻看,感受会不同。
大概这也是60、70年代人的一种情结和情怀吧。估计80、90、00后肯定不会这样做了。
2.
除了相片,家里的书籍也蛮多。
一边整理摆放到合适的位置,一边看着那些连塑封膜都没有拆开的新书感慨:不看完家里现有的书籍,坚决不能再购买了!
曾经有个阶段,买书上瘾,就像现在买茶上瘾一样。看到喜欢的,就忍不住入手,书到了自己家,好像书中知识就一并入了自己脑袋一样,满满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殊不知,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更何况我这种蜗牛式阅读速度的人。
不算捐赠出去和送给亲朋好友的,现在家里还有四处地方摆满了各种风格的书籍。马未都在跨年演讲会上讲到,知之,好之,乐之,皆因书籍香之。开卷有益,但书不读等于白买。看来,新的一年,必须加大阅读量了。
3.
没有什么可以永恒,那些有着故事或特别意义的物件,是时候跟它们说再见了。
最久远的物件,是31年前生日那天,同事送的一个音乐盒。拧动上足弦音乐就会响起的那种,很耐用,所以现在手动操作一下,依然可以播放悦耳的音乐。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太奇妙,来的时候挡不住,兜兜转转都会遇见。走的时候如风无影,同在一座城市多年也再也无缘重逢。
亦或许,纵使相逢应不识。三十多年,彼此早已不是当年的少男少女。
那些无处安放的物件,就深深藏在角落,就像藏了一个个故事。自欺欺人式的安慰自己,看不见,不触及,就不会想起。
空间整洁,干净有序,就像给心房也做了一个大扫除,清爽明朗了许多,人也跟着敞亮欢快了起来。
明天继续。
2024—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