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望夫山 刘禹锡

望夫山 刘禹锡

作者: 雅迪希 | 来源:发表于2024-03-08 22:42 被阅读0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妇女思念远出的丈夫,立在山头守望不回,天长日久竟化为石头。这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在民间流行相当普遍。这首诗所指的望夫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唐时属和州。此诗题下原注“正对和州郡楼”,可见作于刘禹锡和州刺史任上。

全诗紧扣题目,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有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望夫”而“夫不归”,是女子化石的原因。“夫”字叠用形成句中顶针格,意转声连,便觉节奏舒缓,音韵悠扬。次句重在“苦相思”三字,正是“化为石,不回头”(王建《望夫石》),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 这大大突出了那痴恋的执着。“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理。因为 “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和深切。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这首诗是深含寓意的。刘禹锡在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政治上备遭打击和迫害,长流边州,思念京国的心情一直很迫切。此诗即借咏望夫石寄托这种情怀,诗意并不在题中。同期诗作有《历陽书事七十韵》,其中“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两句,就是此诗最好的注脚。纯用比体,深于寄意,是此诗写作上第一个特点。

此诗用意虽深,语言却朴质无华。“望”字一篇之中凡三致意,诗意在用字重复的过程中步步深化。

这种反复咏叹突出主题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诗人思归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他坚贞不渝的志行,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作峰头望故乡”,与此诗有相同的寄意。但柳诗“望故乡”用意显而诗境刻意造奇;此诗不直接写“ 望故乡”之意,却通过写石人“望夫”,巧妙地传达出来,用意深而具有单纯明快之美。陈师道因而称赞它“语虽拙而意工”。这是此诗写作上又一特点。

相关文章

  •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夫山 唐·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赏析 全诗紧扣题目,通篇...

  • 望夫山

    终日望夫夫不归 流尽千载相思泪 望来望去多少回 不知夫君在哪里 守望家乡等夫回 心如磐石坚不摧 相信夫君会回归 坚...

  • 徒步望夫山。

    跨千山万水,触一草一木,流连美景而乐在其中。 长白乐途,在路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超现实2:世界上最漫长的爱情

    伶仃洋里有一座小岛,叫做望夫岛。岛上有一座高山,叫做望夫山。山上有一座高台,叫做望夫台。台上有一块石头,叫做望夫石...

  • 49.望夫山

    千年前的一次遗弃 你被后人所熟知 千年前的一次等待 一直延续到现在 孤独是一身石 铠甲般长在你的娇躯 承受着岁月的...

  • 望洞庭(刘禹锡)

  •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读后感: 月光如水,挥洒而下。映照湖面,波光粼...

  • 【康乐斋丛钞】类似“望夫山”丶“望夫石”故事之资料杂集

    康乐斋丛钞 类似“望夫山”丶“望夫石”故事之资料杂集 在昨天所发“望夫化石”一文,说古时湖北的阳兴县有一女子立于...

  • 山竹过后望夫归

    男人走了。 用他的身躯,与山竹抵抗,踉跄中,他的手臂,紧搂着娇妻。 狰狞的山竹,鼓起接天浪。 他,终于,站不住了,...

  •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整理|费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望夫山 刘禹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jx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