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的流浪者之歌

作者: 西乐美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18:14 被阅读29次

上午花3个半小时把黑塞得流浪者之歌看完了,书本讲的是一个出生贵族种姓婆罗门的印度男子悉达多,从小就表现出聪慧沉稳,被当成一名蔡司来培养,但在10来岁的时候,对家庭信奉的信仰产生了怀疑,而决意跟随苦行僧,跟随了3年之久,习得了耐心、坚持、斋戒的本领。就当师兄和法门们都当可造之材报以期望时,悉达多却意识到苦行僧们其实是一种避世的修行,是放弃自我,是逃避自我,于是决定离开,去拜访当时的圣人释迦摩尼,被他的整个人包括手指头所散发的光芒折服,但还是醒悟到尽管圣人自己非常有智慧,但跟随他并不能得到智慧,而只能得到一些道法一些教律。跟随他多年的朋友葛文达决定留下当僧众。悉达多却决心自我修行,进入尘世里修行,遇见名妓,并在其帮助下到一商人处学习经商并成功,体验尘世带来的所有感官、金钱、权力的快乐,然后,这一切并不让他真正快乐,反而遁入欲望的深渊与感觉的迟钝。当有一天他突然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囚禁的死鸟的时候,他逃离一切,想到了自杀,但没有死成,醒来后开悟,成为了一名摆渡人,10多年后,名妓带着孩子来了,途中名妓被一条毒蛇咬死去,留下的儿子正是亲生孩子,可是再怎么疼爱,儿子还是逃走了,正如他当年逃离自己的父亲,一切都好似轮回。悉达多在失去儿子的痛苦最后放下,修得圆满。

这是一个一生都在追求智慧不愿做世俗的叫悉达多的人一生的故事,读完并不轻松。也许书本本身并不深奥,但是就好像,从悉达多对苦行僧和佛陀的发问里,有一句振聋发聩的话:知识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智慧却不能。我也可以说我可以习得黑塞的有关对于信仰和自我的独到见解,但是,那并不是我自己的,从我自己的内心里思索、成长起来的。使我联想到武志红,他们的思想在某一方面是非常接近的,都注重一个人的精神胚胎,浇灌它,滋养它,让它成长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一个更看中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别人的人。

黑塞的书,还让我联想到王阳明,都是超然物外,又洞若观火,深刻理解别人,而自我足够洒脱不为所动。所以,我在这里只想问你,你放弃思考有多久了?或者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是相当悲哀的。感谢黑塞,一个带来沉思的周末。

相关文章

  • 《流浪者之歌》小记

    趁着在山顶稍事休息的间隙,把赫尔曼·黑塞《流浪者之歌》残留的尾巴啃完了。 作为黑塞相对比较成熟的作品之一,《流浪者...

  • 繁华历尽见真淳

    一、流浪者之歌 在《流浪者之歌》这本小说中作者赫尔曼•黑塞借助悉达多•乔达摩的名字“悉达太子”和悉达多•乔达摩求道...

  • 黑塞《流浪者之歌》

    人生实苦,如何脱离烦恼及生死,不堕入轮回? 悉达多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佛法,然而用佛法种种修炼之术,他终陷入迷惑中。静...

  • 黑塞的流浪者之歌

    上午花3个半小时把黑塞得流浪者之歌看完了,书本讲的是一个出生贵族种姓婆罗门的印度男子悉达多,从小就表现出聪慧沉稳,...

  • 白日梦之歌

    赫尔曼黑塞曾写过一本《流浪者之歌》,又名《悉达多》。那是作者黑塞笔下,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的一段流浪之旅,最终在河水...

  • 我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堕落乃为必需

    每次和大家分享的书,都是可以宽阔认知或击中灵魂的“好书”。黑塞的《流浪者之歌》(又名《悉达多》),就是深深击中我灵...

  • 2014年1月-9月读书清单

    一月《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尓《喧哗与骚动》威廉•福克纳《流浪者之歌》赫尔曼•黑塞《我弥留之际》威廉•福克纳《在轮下...

  • 3.20读书分享

    今天读《流浪者之歌》这一节,介绍赫尔曼•黑塞借助东方佛陀修行的故事原型创作的《悉达多》。书中有句话“修行途中,...

  • 争其必然,向往的不过是我所仰望的

    提挈诺之歌(节选) ——赫尔曼.黑塞 ...

  • 悉达多不是乔达摩

    这是德国哲学家黑塞的《流浪者之歌》的读后感。 乔达摩悉达多,确实是佛陀的俗家名字,所以我先入为主地以为,本书是佛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塞的流浪者之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ki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