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写作主题:谈谈关于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大转变事件,我脑海中浮现了好几件事,有阅读,有走上讲台,有听过的音频,聊过的天,遇见的特殊朋友。但首先出现的和我最想谈谈的还是时间管理特训营。
我参加过两期Angie老师的时间管理特训营,分别是14期及16期。
第一次报班的情形如今想来依旧是历历在目。
当时我的处境:培训机构教师,高中课程排在每天晚上,每天回到住处已经是23:30,洗漱完后凌晨1:30才能入睡。白天的时间不需要值班,受“每天至少8小时睡眠时间”原则的影响,我最早8:30起床。起床之后,煮饭、吃饭、收拾、洗衣服,午休一小时,改40多份试卷,急急忙忙又到了上班时间。刚开始我觉得每天都挺忙,挺累,挺充实啊,但半年后,我意识到这并不是我要的状态,根本什么都没学到,成长太慢了!这不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该有的状态。于是我开始很慌张,很迷茫地寻找自救的办法。跳槽?这是本地发展最好的机构。考入体制内?我向来不擅长考试也极其不喜欢备考的过程,当然,当时还有一个现在看来好愚蠢的借口:我这么忙,备课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备考!茫茫然然中,从朋友圈偶然了解到线上课程!哇,还有线上课程这东西,而且已经发展得这么成熟了,我这只井底之蛙哟,终于看到了更广阔的蓝天。非常幸运,第一个线上课程是Angie老师的时间管理特训营。
现在说说我当时上完我个人的第一期特训营后的感受。
哇,优秀的人真多啊,我睡太多了,我过得毫无秩序,毫无安排,我错失了太多碎片时间,我常常受情绪影响,我的内耗太大了…总而言之,我一直认为努力、充实和忙碌的每一天其实做的事还不如很多人的三分之一,而且,我熬夜,我没有运动,我的生活状态很不健康啊!于是,我开始慌慌张张地想要抓住每一秒钟,我紧密地安排着我每一天的时间,从起床到入睡的每一分钟我都列了计划,毫无疑问,这种不科学的时间安排让我在苦苦挣扎了8天后,回到了原来,嗯,我参加了一次特训营,我还是原来的我。但我深刻记住了两件事:一、线上课程可以拯救我。二、这个世界上厉害的人太多了。
过了长达半个月的厌倦期之后,我又重听了14期的课程,这次我听进去了部分知识,也开始慢慢践行一种思维:用清单解决问题。当我清楚地意识到我本应该从这个特训营中获取更多知识和能量,但我错失时,我毫不犹豫加入了16期。
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参与其他特训营,我尽量及时听课,错过直播也会争取第二天补回来,按时完成每一次作业、每日一问和微信打卡。这一次,我参加了,学会了不少有用的知识,我也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一些变化。
我搬离了原来很热闹的公寓,开始一个人独居的生活。这一个小举动,使我内心变得宁静,我的效率也直接提升1倍。我开始慢慢尝试在生活中践行清单梳理人生,复盘总结每一天,知行合一,简单的事情坚持做、重复做等思维。如今,他们有些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像每天锻炼20分钟,看完每篇文章都尝试总结3个点,用清单列出所有影响我当下情绪的人与事,把学到的知识落地然后分享给他人等等,而有些仍旧需要不断自我提醒,如复盘,设置deadline等。
总而言之,这两期特训营带我探索了我的时间流逝的痕迹,让我深刻意识到时光匆匆不复返的宝贵,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两点觉醒:几乎所有困难的复杂的事情都可以变得简单而有趣,也许困难总在方法的前面,但你永远都能找到方法去克服它、解决它!
最后,我想用朱自清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我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