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第一课,相信有许多伙伴已经计算过自己的日常开支了,有了这个基础概念,我们再来提第二课。
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做生意,钱变得越来越少?明明看得见每个月的帐面收入(注1),但是就是不见钱,这是为什么?
实话说,这个问题涵盖了太多学问,如果我们想要明白这里面的道理,首先要知道3个简单的原理。
1、 钱是会贬值的(注2)。我们回想一下十年前,一百块钱可以用很久,但是到了现在,一百块钱没几下就用完了。这里面的原理几句话说不清楚,简单一点来说,就是:钱是会不断贬值的,不管你用不用、存不存、存在哪里,它都会贬值,这是一个任何人不可逆转的过程。这个比例大概是多少?每年百分之五左右,也就是说,今年年初的100块钱,到了年尾,在市场上只能买价值95块钱的东西了。
2、 钱只有流动起来才会增值。很多朋友对于钱流动并没有概念,我们举一个例子:老王家有一万块钱,如果他一个月用这笔钱买了一批货物,一个月能周转2次,每次获利10%,那么一个月就有两万块钱的交易流水,一年就是二十四万,算下来每个月大约是2000块钱的收益。如果老王这笔钱买了一批货物下来,他就放在店里,不去推广也不去宣传,那么这一万块钱相当于是没有了——因为用这一万块钱买来的货品不流动,等于一堆废铁,这一万块钱等于丢进了大海。
3、 做生意就是一个低买高卖、并且次数越多越好的过程。这个比较好理解,低价进货,高价卖出。但是结合我们前面所说的,从长期来看,大多数商品的价值都是在下跌的,如果我们不在一定时间内把产品售出,那么这个产品的价格就有可能在某个时间段跌到低于你进货时的价格。所以,低买高卖,它是有一个固定周期的,不是无限长的,并不是说买了一批货回来,放着慢慢卖就不会亏。所以做生意,特别是零售这个行业,讲求一个快——周转一定要快。钱买了货,再把货卖给客户,再把资金回笼,不断反复这个过程。
那么,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还是老王。
这次老王把3点错误全犯啦。
老王手里有一些闲钱,他进了一批货物放在店里卖,刚开始一段时间,生意还是很火爆的,老王也小赚了一些钱,他觉得市场已经打开了,没有必要跑得那么累了,于是就开始坐在店里等客上门,熟客越来越多,各类赊欠、月结也越来越多。老王心想:“反正货在我手里了,不管怎么卖,我要定我想赚的数,少一个钢蹦我都不卖,总之手里有货,货就值这么多钱,怎么也跑不掉!赊欠也不担心,熟客都会乖乖结账的!”后来慢慢的,老王发现货物越来越旧、越来越没人想买,卡里的钱也越来越少,于是老王开始怪罪:这门生意就是个坑人的事!
这里面,老王犯的错有:
1、 钱是会贬值的,钱购买了货物,货物也是会贬值的。包括请你垫付、代付的、月结的客户,他们支付给你的钱,也在贬值。
2、 钱不流动起来,就是一堆废铁。货物越来越久,越来越没有人愿意购买,但是老王就是不愿折价出售换回现金,导致商品的价格一直在下跌,客户不愿买,老王不愿卖,打了一个死结。
3、 进货-卖货-回款-再进货,这个流程只能人为的加快进度,或是选择雇佣人员并给予对应的培训来替你完成工作,除此之外并没有其它办法增加你的收入。要么你就一个人高效率的多次完成这个循环,要么你就雇佣人员并且培训他们高效率的完成这个循环,你通过管理流程来获取利润。而老王选择了坐在家里等客上门,犯了大忌中的大忌。
说了那么多,是不是觉得,听起来有些耳熟呢?
第一课里,我们说了,要算清楚你每天要花多少钱。那么在这节课里,希望你学会算好自己的门店账目:
1、 收到的每一笔现金,单独登记。
2、 收到的每一笔线上转账(支付宝、微信、银行卡)单独登记。
3、 进的每一件货物/出的每一件货物单独登记。
你说你的钱不见了,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说钱不见的伙伴,基本上是不见在了以下环节:
1、 垫付、赊欠未归还,遗忘了。
2、 货品长期滞销且不愿折价处理,套牢了。
3、 收入的现金、转账未记账,花掉了。
看完这节课,是不是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的呢?
预告——[第三课]我如何设定我自己的“小目标”?
名词解释:
注1:帐面收入——再此可以指我们后台可见的服务费。
注2:贬值——指商品价值降低。举例,一个商品值100块钱,3年后这个商品一毛不值,那么这3年内商品价值会不断降低,直到价值为0。贬值就是指的这一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