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在迷恋心理学的一些东西,看书、看视频已经无法满足了,于是去做心理咨询。在他看过的书中送了我一本——《被讨厌的勇气》。
本书的书写形式是以青年和哲人的对话形式来探讨了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以及「我将去到哪里。通过对话的来让读者自己导出答案,而不是剥夺读者去发现答案的宝贵过程。
青年的成长背景:青年自幼缺乏自信,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从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
哲人的成长背景: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和希腊哲学为伴。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知识巨人们一直都陪伴着哲人。哲人还在翻译柏拉图的著作,对古希腊的探究也会终生不止。哲人是哲学家,是生活在哲学中的人,对哲人来说,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家一样的思想,是一种哲学。
书中讨论的最多的是人际关系,人一旦长大,就会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被诸多的责任所牵绊。
为什么会出现困扰和矛盾: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的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入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如何做到课题分离: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承认人的交往中可能会受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这是第二步。除非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人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课题分离的本质:课题分离的本质是「目的」论,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你赋予什么样的意义。那它就是什么样的意义。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除了人际关系目的论的其他应用
- 阿德勒「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 股票的波动,都会被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解释,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找过去的原因,而不是因为过去的原因,导致目前的目的
- 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ps
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例如《奇特的一生》。
附录
吃茶去
第20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假如你能活到100岁,
一共
36500天,
876,000小时,
52,560,000分钟,
3,153,600,000秒,
这10秒,在读这篇文章,
这10秒,你属于我,陌生人我爱你。
喜欢点个赞,想我留个言,有用分享朋友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