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似乎眨眼即逝,精明的土家阿妹一路上又说又唱,大家还没有充分享受轻松的空气,毛主席故居就到了。

一下大巴,热气袭人,很多人不约而同的撑起了太阳伞,戴上了太阳镜,其实才8点多!毛主席广场人头攒动,有拍照的,有毕恭毕敬鞠躬的,有指指点点评论的,我们花了几百元献了一个花篮,准备离开时不知谁喊了一句:咱们献过的花篮被拿下去继续卖钱了……大家齐刷刷的回头望时,那个像印钞机似的花篮已淹没在其它几个相似的花篮中无法辨认,那边一瓶水竟然六元,我们含糊的笑笑,是无奈还是无力,大家心有灵犀!

到了故居,这里一派质朴的田园气息。一切尽量保持以往的原貌:低矮的草房、黑色的木板门、木质的椽柱、蓝色的印花家织布蚊帐与床单……厨房、仓库、柴房、牛栏都具有浓郁的湖南农家生活气息!很难想像如此简朴的生活、如此偏远的山村是如何孕育出如此伟大的人物!我的心久久翻腾着……屋外房子背靠矮小、葱绿的韶山,门前是一片平静碧绿的湖水和一方荷花已经开过的的荷塘,几只嫩绿的荷叶在棕褐色的茎叶中探着头,不禁让人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繁茂与气势,可惜留给我们的却是“风住尘香花已尽”的遗憾与遐思。房子侧面几片稻田却生机盎然,两座石板桥稳稳的架在湖水与荷塘上通向对面的解放军驻地和展览橱窗,放眼望去,那里依山傍水,杨柳依依,青石崚嶒,矮椅方方,棕褐色的展览馆掩映在青山绿水中格外醒目。从那里向右可以通向外面的公路,向左绕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已修成了水泥路)又能通向山的那边,而故居这边顺着来时的大路依然能通向外面的大路……蓦然间我明白了:这里虽然偏远,但通向外面的路却有千万条,这千千万万条大路、小路自然会领着这里的人走向山外精彩的世界!伴着一曲柔美的《浏阳河》我留下了一个最美的瞬间!

回来的路上,我陷入了沉思,韶山——一个神圣的名词,万人敬仰,五湖四海的人怀着一颗崇敬庄严的心到这里瞻仰主席铜像,缅怀主席生平,然而总有一些人用一种显而易见的借口有意破坏了这里和谐的美,但愿映山红红透韶山,红遍每个人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