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给宣传部打工,
听了30个人的“中国梦·新时代”的演讲。
听得越多越深刻体会,
其实所有技术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比如形象、技巧、音色、语速等等,
真正打动人的,往往是演讲人本身的认知和格局!
最欣赏的除了上次听的实践基地的《城市的芳华》,从一家人的视角,讲述了1988年建市以来荣成的变化,巧妙地用时光机,用梦想瓶贯穿始终,赢得全场的赞许以外,
还有来自老家港西的农村基层工作者张月玲,十年的农村经历,让她发出了,什么时候老百姓家里的狗见到他们,不是叫唤而是摇尾巴,那才是工作真正做到位了!
还有一大群年轻的大学生村官,扎根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干着农活,清扫着垃圾,早五晚八看坟头,三九数九寒冬挨个村子组织换届选举,但身体的锻炼、精神的洗涤,也让他们蜕变得更加稳健成熟!
其实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你有了大情怀,
有了深积淀,
又何须表面的模式和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