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则言。文章也是情感交汇所生,且哀、愁、苦、乐,以乐最少,所以著言多以不平,多以悲情。
自问年岁尚浅,不能体会人生之大悲大乐,也难体会性情雅志,所以不欲多写,也无从着力之处。早在上个月参加了一次公务员考试,考完之后发现人员众多,无车可行,久等不至之下,生出了一股恼怒哀叹之意。所以抒发兴由,写成一百多字的一首小诗,空发哀叹,一语言及上岸之难,考试艰难,人事复杂多变,没想到应了古人之言,一语成谶。成绩出时目瞪口呆,几次最差,可能工作久了已经不善考试,只能徒自叹息。人间事总是巧妙绝伦,在你失意之时,落井下石,奚落嘲笑之人总是不缺席的,或许这就是老天对每个人的考验,让人更好的学会面对生活。
看到一些嘲笑者的冷言冷语,无端的想起了一句话——所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人,以其无深情。或许每个人都有深情,只是日益的在生活中消磨了,被欲望和现实厉害蒙蔽了。这样的人大概很难体会有趣又有情味的生活,大多被局限于个人私利,无法触及灵魂深处美好,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计较中,在生活的繁复中失掉了一颗本心。生活本身就是丰富的,从来都不存在平凡不平凡,我们只是在享受整个过程所带来的美好,而不是纠结于结果的好坏。何况,在时间面前,所能弥留不散的东西实在太过稀少。人间事,贵痛快。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求得性情所适的一种体现,我们都被各种私欲埋没,过度物质化的追求产生的烦乱,让人无法拥有单一的价值追求,更无法求得一种痛快的人生态度。
简单的生活,不是生活方式的简单化,而是生活目标的简单化。正如童话里说的,我愿拥有一个糖果做的房子,屋子里飞着各种好吃的,就是最甜美的生活目标,也是最幸福的人生追求。大人们在安慰孩子的时候,也用这样特殊的方式,孩子害怕小狗,就把小狗做成好吃的,让孩子吃了就说恐惧会带来另一种甜蜜。
有时候想想小时候那种自然随性,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就是孔先生所言那种童子俩三人,冠者三四人,欲沂,风乎舞雩,歌永归的理想。可惜的是我们所拥有的身份越多,所需要的伪饰也就越多,直到整个社会都被各种伪饰。天真的我们已经找不到了,所剩的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是自己。
大概自己就是个哀乐过人的性情,总是情多多怨叹,不能变成那种老沉之性,也达不到所言成熟稳重的标准,就是个跳脱性子。最后,只要能活出自己的幸福,就是人生最大的追求,不困于一时一地之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