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1503/ce252271d1057494.jpg)
有事做事,没事看书,尽量避免陷入低级无趣的娱乐当中(包括玩手机)。今天用了一天时间,再次重温了《向上生长》这本书,满满的正能量也再次给我打了一针鸡血。我有个个人体会:生活的乐章由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构成,好的书籍能让你情绪饱满,这就是最大的功用。
《向上生长》讲了一些工作和生活的常识,我稍微做一些概括如下:一、要注重长期主义,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精首先是量的不断积累,所有质的问题归根结底都体现在量的不够上面,量变会导致质变;二、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有努力过,只是被动的接受生活的摆布,所以只要稍微努一下力,瞬间就可以超过70%的人,过上相对较好的生活;三、承认自己的普通平庸,然后在某个领域投入大量时间进行有效练习,通过老老实实的训练一样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四、积累总是第一位的,积累就是每天都去做,目标要定低一点,每天做一件低目标的事,长期下来可以达到很高的高度……
还有一些别的方面的常识,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两个字——“积累”。积累可以让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在某个领域超越大多数人,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积累有一个慢启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某一个领域里进行积累,开始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效果。但是一旦积累到了某个临界点,就会突然爆发,出现所谓的“涌流”现象,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量变到质变”。积累也不等同于低水平的重复,它应该是一个迭代上升的过程。
其实这是一个很粗浅的道理。有谁不知道积累的重要性呢?作者三十出头,在我看来,虽然人生的阅历并不算丰富,但字里行间显示已经是个成功者。成功者当然有更多的话语权,即便他炒的是前人的“现饭”。在我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典籍里面,“持之以恒去做一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的道理讲的太多了。比如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契而舍之,朽木不折。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去落实、去执行,很多人都说“懂得太多的人生大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道理搞清楚了以后,接下来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意志、性格和品质。如果一个人具备百折不挠一往无前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执行力和落实力无比强悍,并且一边勤于实践一边发现问题一边及时修正航向,那么他通过不断的积累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否则一切都流于空谈。这样看来,性格比较坚韧、抗挫折力比较强的人,很大程度上可以成为这个社会的超出者。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作者总是提供自身工作和生活的经验之谈——也就是所谓的方法论,来对读者进行兜售,以此来聚集大量的粉丝从而产生流量。至于这种经验和方法是否可以复制,也没有谁能够说得清楚。不过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心态不那么积极的时候看看这样的书,给自己加加油、打打气,觉得还可以再去努力一下,让情绪振作起来,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
网友评论